厦门发布首张卒中急救地图 形成信息化卒中救治平台

2021-09-16 09:03:33 来源: 海西晨报

0浏览 评论0

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高的特点,常常被认定为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

如何提高卒中院前诊断、救治的水平,攸关患者的生死。今年8月底,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基于5G技术的全覆盖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和示范应用”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成功入围国家卫健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已开展前期筹备工作。

独居老人突感身体不适,智能手环监测到数据异常后立即发出警报;救护车根据精准定位火速赶往现场,在送医过程中便展开院前施救……未来,这样的智慧医疗施救场景,即将在厦大附属第一医院成为现实。

项目入围国家级试点名单

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基于5G技术的全覆盖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和示范应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5G院前急救网关”进行了精彩的现场展示,其创新性和救治技术博得了现场许多观众的赞许。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在“5G+卒中救治”方面,敢于“吃螃蟹”,先行先试,创新能力走在全省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近期成功入围国家工信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首批“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名单。这也体现了第一医院在智慧医院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发布全省首张卒中急救地图

据了解,卒中抢救具有高度的时间依赖性,发病4.5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然而,在现实中,不少患者发病后,无法准确判断哪些医院能够提供规范的溶栓、取栓等治疗,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为规范卒中救治流程,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厦门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卒中救治网络体系,为卒中患者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最佳医疗服务,提升区域脑卒中救治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厦大附属第一医院于2017年启动厦门市卒中救治网络体系建设,并发布全国第6张、福建省第1张卒中急救地图,得到了国家卫健委脑防委的高度认可。目前,厦门岛内外12家医院已纳入该地图,开展卒中血管内治疗的医院也由原先的2家增至7家,通过区域协同救治,让患者就近入院,最大限度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形成信息化卒中救治平台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到2020年,厦门市卒中救治网络已建成以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支撑,以120急救为纽带,以第一医院高级卒中中心为指挥中心,以各医院卒中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化卒中救治平台。在第一医院的示范作用下,各医院卒中中心联系更加紧密,医疗急救中心与卒中中心无缝对接,全面缩短了溶栓等救治时间,大幅度提高了卒中救治效率。

据了解,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在卒中救治方面基础雄厚,早在2001年,就率先建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卒中单元、开通卒中绿色通道和急诊脑外伤绿色通道。目前,厦大附属第一医院卒中中心已建成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认证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厦门市卒中救治网络指挥中心”“厦门市卒中急救地图管理中心”及“厦门市脑卒中慢病管理基地”,能够以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急、危、重、疑、难、杂的卒中患者进行综合性诊治。

背景

5G赋能厦门智慧医疗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5G技术将为厦门的智慧医疗带来无限发展机遇。5G技术由于其超高速率、超大连接、超低时延的特点,为“互联网+医疗”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

厦门在智慧医疗领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充分利用5G高质量网络优势,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加急诊急救领域优质医疗资源的投送能力和辐射范围,助力智慧急救“加速度”。

5G智慧医疗还充分彰显协同效应优势,高效打通急救车与医院之间的衔接,让患者家属免于排队挂号、分诊等繁琐流程。医院在获取急救车内患者信息后,院内的分诊台、诊室等绿色通道将一键启动,患者信息也会同步至各相关科室医护人员,以便医疗团队、检测设施、救治药物等资源一步到位,使抢救通道更加畅通高效,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此外,5G技术让影像资料像长了翅膀一样,可以第一时间提前“飞”回医院。厦大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王占祥表示:“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提高医疗层次,实现‘上车即入院’的效果。以往在医院才能完成的诊断治疗前移,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患者抢救率,减少了致残率。”他希望,项目的落地能让厦门乃至周边地区卒中救治水平再上新的层次。

特写

救护车设备升级使“上车即入院”

据介绍,“基于5G技术的全覆盖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和示范应用”项目的“急救卒中单元”,不仅可以对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做出早期鉴别,还可以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建立新的规范诊疗模式。以救护车为载体,装配小型移动CT、相关检验设备、检测设备及信息化支持系统,将AIS的检查、CT的诊断、溶栓治疗、监测融为一体,挽救脑损害,为患者赢得救治“黄金时间”。

传统抢救模式为“先入院再检查、救治”,“急救卒中单元”则实现“上车即入院”“边走边治”的新型抢救模式,能有效抢抓黄金时间。救护车配备移动CT等检验仪器,在车上即可为患者进行检测,并实时将患者体征数据通过5G网络迅速传回院内,形成集神经症状学检查、CT诊断和静脉溶栓治疗为一体的救治体系。

可以说,现在第一医院救护车就是一个小型移动医院,能够实现在途检测和治疗、生命体征远程传输和智能评估、移动CT影像共享、4K超高清视频远程辅助诊断与指导等功能,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晨报记者曾昊然)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