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俗语:“校长兼校丁,教书兼敲钟”

2021-08-31 11:14:40 来源: 闽南日报

0浏览 评论0

正规的学校通常都配备有校长、教师和校工,以前闽南人常把校工称为“校丁”。校长、教师和校工各有分工,其中校工主要负责学校的杂务,包括上、下课敲钟。在一些边远的山区或海岛,由于生员少,一个学校仅有十几、二十来个学生,便会出现“校长兼校丁,教书兼敲钟”的现象。闽南俗语“校长兼校丁,教书兼敲钟”,则是指正规学校出现的反常现象,主要用于形容两方面:一是用于批评某些领导因分工不明确,对日常工作事无巨细一揽抓,甚至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二是某些领导用于自嘲,有时为了赶应急任务,一时找不到助手帮忙,只好大小事都自己揽着干,便会自嘲为“校长兼校丁,教书兼敲钟。”应该说,后一种领导在特殊的情况下兼作“校丁”去“敲钟”的做法值得赞赏,前一种领导的做法却并不值得提倡,“校长兼校丁,教书兼敲钟”主要是针对前一种领导的。试想:北大的校长不认真思考如何管理好学校,却热衷于去干校工的活;清华的教授不思考如何授好课程,却忙于上、下课准时敲钟,那岂不是要成为笑话么?

在正规的学校,“校长兼校丁,教书兼敲钟”这种领导没有官架子,又为人勤快,应该说是个好人,但可能不是个好官,甚至可能是个庸官。令人不解的是有些能臣良相,竟然也患上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毛病。被誉为“智慧的化身”的一代良相诸葛亮,除了统揽军国大事,连“罚二十以上”的小事都要亲自处理,还经常亲自校对薄书。由于包揽过多,不但累垮了自己的身体,还养成部下“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依赖思想,使产生“五虎上将”的西蜀王国,到后期竟出现“西蜀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孱弱局面。可见,作为一方的领头人,应当明白“将有将道,兵有兵道”的道理,在正常情况下,切不可以大事小,越俎代庖,才能充分发挥各个阶层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事业的健康发展。(⊙张亚清)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闽南俗语提醒决策者:“代公吃酒醉,把船往山开”

闽南话的代公又称船老代,是指驾驶航船的舵手。他是一船之长,其驾驶方向对错,驾驶技术高低,决定...更多

2021-08-24 10:38:14

闽南俗语“靠自己的骨头生肉”:自己努力创造生活

闽南俗语靠自己的骨头生肉,其生肉即长肉的意思。这句俗语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人立世间,凡事都要依...更多

2021-08-10 10:07:31

闽南话“墩”:把东西使劲地放下 与“敦”“顿”

墩有一义为用力猛地往下放。元无名氏《争报恩》第四折:好说话将孩儿放了,只当不的他打甕墩盆乔样...更多

2021-08-10 10: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