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技师学院喜迎六十周年校庆 培养近10万名技能人才

2021-10-28 09:48:15 来源: 海西晨报

0浏览 评论0

●老校友陈建生

母校教我建楼

更教我建造人生

“母校不仅教会我如何建造楼房,更教会我如何建造人生。”1998年,陈建生从厦门市建筑工程技术学校(现为厦门技师学院)建筑施工与预算专业毕业,他从工地做起,在建筑行业多个岗位历练,如今是福建陆度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2012年,他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现在,看着一栋栋建筑从绘图纸和钢筋水泥变成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陈建生常常很庆幸当初选择了厦门技师学院和建筑专业,让他的人生从此有了方向。

23年前学的知识现在还受用

毕业23年,陈建生依然记着《福建省建筑装饰工程预算定额》中每一章的重点。“现在我思考问题,依然保持着定额思维,这对于我们做建筑行业的人来说,太重要了。”

陈建生还记得,这本书是福建省建筑装饰工程的标准,学生学习后,可以直接运用在实际工作中。而当时教他这门课的老师,就是这本书的作者。这也让陈建生对这门课的理解非常透彻,一直到现在,他都还经常运用在工作中。

在校时,陈建生曾是一个“问题学生”,总想用各种难题问倒老师。“我以为老师会生气,没想到老师不厌其烦地回答我,还夸我爱思考,让我又感动又惭愧。”陈建生说,老师的关爱和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做法深深感染了他,从此他养成了好问的习惯。

母校培养了他,他也反哺母校

从最初的3栋楼,到如今徒步都逛不完的校园,陈建生说,母校这些年真是有翻天覆地的变化。除办学规模扩大、师资力量增强外,学院教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些年,学院毕业生广受企业欢迎,陈建生的公司里也招了不少。

陈建生如今还是学院建筑施工与预算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委员,曾多次回母校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自身故事。接下来,陈建生将与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办企业定向班。他说,母校培养了他,如今他也希望反哺,与母校共育人才。

●在校生郑锦灿

一路“逆袭”

入选技能“国家队”

为搞懂一个难题,专注到忘记吃饭;为画好PCB图,反复练习上百次……他叫郑锦灿,厦门技师学院电子光电工程系20级技师智能制造(电子)班的学生。

5年前,他还是安溪县一名成绩平平的初中毕业生,因为差了几分,没有考上高中。来到学院后,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跑道”,开始了“逆袭”之路。

一人备赛背后有一个团队指导

去年底,郑锦灿摘下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福建省选拔赛电子技术项目冠军,还获得我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电子技术赛项第六名,入选国家集训队,明年有望代表中国参加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两台电脑、一个操作台、一张地铺、一床被子……为专心备赛,最近,郑锦灿直接住进了实训室。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11点入睡。除了吃饭、运动、睡觉,郑锦灿都在训练。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一个9人教师团队在为他“护航”。每个老师针对不同方面,对他进行一对一指导。电子工程系叶荣华老师介绍,老师们先全面了解世界技能大赛的细则、内容,一一“吃透”后,再转化为教学内容教给郑锦灿。

“我的指导老师们经常在实训室里指导我到忘记去坐校车,最后要打车回家。”郑锦灿说,正是老师们的无私付出,更坚定了他奋斗的决心。

老师一句话点燃他的工匠梦

郑锦灿的“逆袭”之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他记得刚入学时,老师告诉他们,即使没考上高中,也不代表你们比别人差,走好脚下这条路,一样能成为大国工匠。

当时还有点迷茫的郑锦灿被点醒了。他不仅认真学习,下课后还主动去竞赛小组学习。有一次,他参加了厦漳泉单片机装置安装与调试竞赛,获得三等奖。第一次参加校外比赛就获得名次,这使郑锦灿收获了信心。

如今,他刻苦、自信、自律的样子,让父亲郑振宗都有点佩服,感叹孩子在学院变化太大了。和初中时上课睡觉、在家叛逆相比,现在的郑锦灿是一家人的骄傲。(晨报记者吴雪莹吴斯婷通讯员陈巧薇)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