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高校间谍窝案增加:靠金钱利诱 用情色要挟
2014-05-07 17:24:36 来源: 环球时报
0浏览 评论0条
据统计,2012年以来,仅由该境外情报机构实施、证据确凿、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审查的网络策反境内学生案件,就有近30起,遍及中国大陆十余省市。有接近情况的匿名人士告诉记者,之前境外间谍也对年轻学生下手,2012年以来校园案发率上升,“这些机构越来越不择手段,利诱对象包括未成年人”。
《环球时报》记者梳理近年相关案例发现,涉案学生初期防范意识薄弱,中后期无法克制贪念,且对自身行为的危害性和法律后果认识不足。目前,有效的安全观教育在校园和社会缺失。记者进行简单的网络搜索,仅能获得极个别境外情报机构在中国大陆活动的当代案例,且信息简单,难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网上倒是流传着一份2009年上半年出现的“中国民间防间谍不完全手册”。这份来源不明的手册介绍了当代间谍活动的基本手段,以及美国、欧洲、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针对中国大陆学生和留学生的策反思路,一度受到热捧。
传统上,情报机构主要靠金钱利诱,以情色或经济问题要挟,许诺未来和个人成就,以及通过冷战时期相当管用的意识形态诉求等手段勾连策反,被发展的本地情报员负责搜集、刺探、窃取、分析信息,其中部分人负责前方人员和后方总部间的信息传递,术语称“交通”。情报员也会策反他人,拓展情报来源。
网络策反学生的案例中,境外情报机构主要以积极兑现酬金的形式吸引和黏住学生,兼以要挟等手段,但不见面。涉案学生多数是个体行为,较为恶劣的案例中,境外间谍会诱导、建议学生发展自己的同学。2008年四川成都某高校就发生一起“窝案”:本科生吴某通过Skype找英语聊友,结识自称“外籍华商”的境外间谍。吴某介绍同学冯某加入,冯某又在校内论坛发布招聘广告,吸收同校研究生刘某、赵某。4人均在联系初期即觉察到对方“网特”身份,但仍签订“保密工作合同”,先后提供国内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大量内部期刊资料,其中包括多份“秘密级”刊物。案发时,4人共获得报酬4万余元。(环球时报 记者 刘畅)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 (2014-05-05)广东破获军事秘密间谍案:案犯QQ上认识境外间谍
刘国梁回应被称“不懂球的胖子官员”:很好笑(视
内地奥运精英香港跨界玩综艺 真性情魅力引市民点赞
国际通用航空大会遇难飞行员为美籍 事故原因调查中
李克强会见第71届联大主席汤姆森:实现全球共赢
作战吧偶像第5期歌单大全 中文歌专场好听到起鸡
石筱磊田小山潜规则刘乐妍事件升级 刘乐研曝对话
英姿飒爽! 138名泉州新警结业上岗(组图)
残忍!山东76岁老人遭儿子儿媳虐待 乳房被烙铁烫平
安溪被指是“电信诈骗之乡” 当地人称怪就怪台湾人
泉州市民买鲜鱼洗出药水味 卖相好海鲜泡过福尔马林
泉州7月份公园卫生考评结果公布 石笋公园倒数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