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的世界”研讨会开幕 聚焦安溪铁观音茶文化

2014-05-22 10:19:23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查看原图
  • “中国茶的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现场
  • “比较视野中的茶文化”论坛
  • 媒体聚焦国外专家

罗兰

伦敦大学大学院教授、文明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精彩发言

“安溪铁观音应该更加重视传统的制作工艺,拿这些制作工艺做文章,使其成为安溪铁观音旅游的一大亮点。”

内容概要

罗兰作了题为《云南丽江茶马古道博物馆》的报告。他说,他第一次来泉州是2008年,这次的泉州之行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泉州,他对泉州市区之行满怀期待。安溪铁观音形成了独特和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茶文化。

他建议:“在茶叶普遍机械化生产的今天,安溪铁观音应该更加重视传统的制作工艺,拿这些制作工艺做文章,使其成为安溪铁观音旅游的一大亮点。”

李廷德

韩国全北大学考古文化人类学科教授、全北大学“稻作·生活·文明”研究院院长

精彩发言

“如果能够静下心来,用时间去推广,耐心给予外国人充足时间来接受不一样的茶叶口感,并结合国外当地文化进行本土化的改良探索,安溪铁观音可以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世界性茶饮品。”

内容概要

据李廷德介绍,茶叶在韩国一开始是出现在庄重的典礼和大型的仪式上,用来敬奉神佛的,后来才慢慢流行于贵族阶层。韩国的贵族比较偏好喝绿色的、清淡的茶,而不喜欢浓茶。当前,韩国的茶叶,一方面继续保持饮品的功能,从贵族圈子走向平民阶层;另一方面,茶叶也越来越多地被作为食品与工业原料,通过提萃,将有效成分加入到蛋糕、饼干乃至化妆品之中,用途广泛。

河合洋尚

日本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教授

精彩发言

“随着几十年来经济的快节奏发展,日本自身的茶文化已经逐步走向简单化;而以乌龙茶为代表的中国茶艺文化,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日本人的喜爱。”

内容概要

河合洋尚说:“中国的茶叶,从始于公元794年的平安时代即中国的唐朝时期起,通过遣唐使的引进,首先以药物的身份进入日本。而后,随着禅宗文化的兴起,茶道艺术开始兴盛。随着武士阶层的解体,茶道文化逐渐转变成为女子学校的教养科目,并日渐式微。”他表示,当前日本自身的茶道已走向简单化。而很多中国企业却反其道而行,坚守传统,将铁观音等茶道艺术带到日本,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压力之下,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喜欢上中国的茶艺文化。

巴大维

英国人类学会前会长,牛津大学万灵学院院士,大英学院院士,教授

精彩发言

“走向高端,还是进入寻常百姓的居家生活,这对于茶产业而言,是个世界性的话题,铁观音在这一问题的抉择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应当耐心地去求解。”

内容概要

据巴大维介绍,在西方,茶叶分为高端茶和低端茶两类,高端茶主要是高端人群在沙龙、茶会、下午茶上消费的茶叶,而低端茶则主要是普通百姓家里用来加糖、加奶饮用的茶叶。他认为,在宋朝的徽宗时期,通过儒道,茶叶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并开始延伸分化出粗茶与雅茶之分。因此,茶叶的高端与低端之分,历史悠久。对于安溪铁观音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及早找准自己的定位。

渠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系教授

精彩发言

“宋代书画与茶紧密相通,学习书画如同品茶,静下心来仔细品其中的韵味,每次都能有新的发现。”

内容概要

渠敬东作了题为《宋代山水画的文人意境》的报告。

他通过视线与视野,平远、近远、高远间的运动关系,心与物游、物由心观,山水的结构和要素,南北两宋和宋元三变的历史,阐述了宋代山水画的人文意境。

他提出:“宋代书画与茶紧密相通,学习书画如同品茶,静下心来仔细品其中的韵味,每次都能有新的发现。”

范笔德

荷兰皇家学院院士,德国马普研究院族群与宗教研究所所长,教授

精彩发言

“中国的茶叶在18世纪成为西方的时尚饮品,需求量相当巨大。在21世纪的今天,西方的消费市场仍在,铁观音可以尝试着去敲开曾经熟悉的市场之门。”

内容概要

范笔德表示,在荷兰和英国等西欧国家,茶的消费热潮是18世纪的普遍现象,当时的茶叶主要从中国进口。因为贸易逆差巨大,英国不得不通过强行向中国推销鸦片来平衡贸易上的收支逆差。这是一种历史的悲剧,但同时也说明了当时的西方世界,对于中国茶叶的需求有多么强烈。时至今日,欧洲人依然保留饮茶的习惯,铁观音进入欧洲的消费市场,仍然具有文化记忆上的先天优势,重要的是以怎样的方式回归曾经的市场。

周飞舟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精彩发言

“茶叶可以成为中西部城市发展的重要产业。”

内容概要

周飞舟作了题为《茶与城镇化》的报告。他说,中国通过工业化和土地经营的城镇化模式造就了从中西部到东部的大规模人口流动。他以湖北恩施为例,提出茶叶可以成为中西部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茶叶具有季节性强、劳动力需求大的特点,恩施以‘公司+农户’的茶叶合作社方式发展茶产业,就能以茶叶生产为依托,留下茶农,并引导茶农从山上向城镇集聚,形成茶叶市场,带动当地其他经济的发展,最终形成经济效益显著的茶产业。”

白瑾

加拿大阿尔贝托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精彩发言

“有机茶是铁观音茶可供选择的发展方向之一,现在国际上较为成功的做法是将茶叶的品牌与其产地、人文、大师等要素联系起来,卖产品要借助于文化上的包装与推广。”

内容概要

白瑾认为,茶叶与宗教文化之间有着阻隔不断的紧密联系,茶是禅宗文化的载体,禅宗文化是茶叶走向流行的重要推动力。因此,从宗教的角度来审视茶文化,有其独特的重要价值。包括安溪铁观音在内,与佛教、道教以及儒家精神紧密相连的中国茶文化是全球化的,也是地方化的。对于产业界的企业领袖而言,需要认真思考的是怎样将地方化的文化信息加载在产品之中,并将其推向全球化的消费视野。

[责任编辑:卢侨生]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