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文化周上演八大活动 “舌尖南安”惹人馋

2014-07-14 21:50:11 来源: 今日泉州网

0浏览 评论0
查看原图
  • 南安市掌中木偶传承人黄通行指导小学生操演木偶。记者朱晨辉摄
  • 和陈春松师出同门的黄晓霞在现场展示漆线雕技艺。
  • 蓑衣制作传承人诗山镇鹏峰村的陈奕培在现场制作蓑衣。
  • 来宾兴致勃勃地试穿陈奕培制作的蓑衣。
  • 剪纸传承人水头埕边村人杨民兴的剪纸艺术很受小朋友欢迎。
  • 精雕细琢的精美剪纸作品。
  • 肖其昌在传授小朋友妆糕人制作技艺。
  • 精彩的茶道香道表演。
  • 掌中布袋戏培训班的小朋友在台上表演布袋戏《武松打虎》。
  • 实验小学学生吴培凯在表演闽南讲古《郑成功的传奇一生》。
  • 闽南传统的电音三太子表演。

三天分发1000张抵用券

“只要签名,就能有5元抵用券,可以购买南安特色产品。”在报到处,南安市文体新局工作人员忙着给市民发放抵用券。距离报到处不到10米的地方,闽南伴手礼展销正在热闹进行中。

市文体新局工作人员介绍,11日-13日,主办方共为市民安排了1000张抵用券。现场,不少展销食品的商家和企业还推出了免费试吃,让大家都来品鉴“舌尖上的南安”。

蓬华芥菜干两小时卖了80箱

记者在展销会上看到,洪濑鸡爪、乐峰手工面线、向阳佛手茶、蓬华芥菜干等特色食品备受欢迎。

“昨天早上,有一个客人连着来3次,共买了10箱,说是要送给亲戚朋友。”12日,在展销会现场,“绿状元”蓬华芥菜干展位工作人员黄文明说,第一天上午他们带来100多箱芥菜干,不到两个小时就卖了80箱,到11时已经销售一空。

“很早之前就听说过蓬华芥菜干很好吃,准备中午做个芥菜封肉试试。”60多岁的林大爷告诉记者,要是好吃的话,准备趁着展销会多买点回去放家里。

黄文明介绍,由于蓬华镇黎阳村海拔较高,早晚多雾,雨量充沛,种出的芥菜色泽浓绿、茎叶细嫩、质地清脆、甘甜可口,特别好吃。今年,黎阳村注册了“绿状元”蓬华黑芥菜品牌,又建立了芥菜厂,统一将绿色无污染的芥菜加工成烫菜干。

向阳蜂蜜日销200多瓶

“来来来,喝杯蜂蜜水解解渴。”向阳汇甜蜂业家庭农场老板吴攀峰忙着招呼客人。他还特地从向阳农场带来一箱蜜蜂,一格格的蜂巢,金黄的蜂蜜满溢其中,市民看了不由吞了吞口水。

“嗯,是这个味道!”家住鲤城的吴老伯喝了一杯蜂蜜水后连连点头,“好久没喝过这么醇正的蜂蜜了”。

品尝后,吴老伯立马挑了7瓶蜂王浆、3瓶蜂蜜,花了上千元,“机会难得,我打算买一些送人,这么好的蜂蜜也要让朋友尝尝”。

“试喝过的顾客,大多会买上几瓶。”吴攀峰说,展销会前,他从向阳运来500件产品,这是3天的量。意外的是,第一天他就卖出一大半产品,他赶紧又回向阳运了两次货。

吴攀峰边算账边告诉记者,11日-13日,日销200多瓶,每天的营业额都在1.5万元以上。“最主要的是打出了名气,有顾客要了我们的电话,说到时直接去向阳买。”对此,吴攀峰显得很兴奋。

据了解,吴攀峰的农场里养了560多群蜜蜂,年产达1.6万多斤蜂蜜。“平时主要靠网络销售产品,日销在100瓶左右。”吴攀峰说。

市民一次购买34箱日腾面线

12日16时许,乐峰日腾手工面线迎来了一名顾客,一下子购买了34箱的手工面线。

“今天我们已经卖出3000多元了,很多人都是多次购买。”日腾手工面线负责人潘招珊介绍,这位顾客也是“回头客”,已来了三次。

乐峰是南安手工面线的聚集地。作为日腾面线的第四代传人,潘招珊从小就跟着父母做面线,耳濡目染,也深深地爱上了制作面线。“现在,乐峰镇大概有60家个体户做面线,主要集中在福山村,另外还有炉中村、炉山村、湖内村等。”潘招珊说。

今年6月6日,南安市传统手工面线协会成立,潘招珊牵头将南安分散的面线厂整合集中,准备一起将日腾面线这个品牌打出去,带动面线产业发展,目前已有会员50家。“我们在洪濑、溪美、乐峰已有销售点,协会成立后准备扩大泉州销售范围。”潘招珊说,今后协会还将筹备传习所,希望能够将这项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

(记者 卓晓熹 苏明明 实习生 何雪莲 郑智鸿)

[责任编辑:卢侨生]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