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老街古巷那难舍情怀 捡拾被光阴掠走的记忆

2014-07-29 10:18:28 来源: 东南网

颜宝楚都要很骄傲地跟人介绍一遍祖上的风光

每每有外人来,颜宝楚都要很骄傲地跟人介绍一遍祖上的风光

古城变迁

今泉州是从今福州迁到今丰州(古称武荣州),然后再迁到今泉州,一路南迁东扩,逐渐靠近海岸、熟悉海洋。从唐景云二年(711年),州衙已从丰州南迁,古城扩建历经1000多年,逐渐成为如今形似鲤鱼的古城区。而真正称其为“鲤城”,还是1659年清朝的事。

图中三环城墙,是1983年泉州地名委员会根据《泉州文史》资料绘制的地形演变图。由内而外分别是子城、罗城和新罗城。不过,关于“先有子城还是先有罗城”,随着各种文物的发现和踏勘考察,并未有统一的认识。筑城扩建时间,也有人认为只在唐、五代、宋、元时期。元代以后,就未再扩建。

目前,古城保护区域面积约为6.62平方公里,随处可见的“老古董”,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告诉我们,曾经的泉州,原来长这样。留住根,即是留住希望。

文人多寓此巷

午后3时,还是一天最热时。县后街彩笔巷9号颜家的门口,百年前的古井井水依旧清澈。弟媳妇从井里打了桶水上来,正准备给老房子降降温。

推开那扇红色的厚重大门,72岁的颜宝楚,热得光着膀子,摇着蒲扇,索性坐在石墩上。颜家世居于彩笔巷,房子200多岁了。清朝时,曾有祖上颜启中任兵部福建督学部院,家世显赫,门口雕梁画栋。每每有外人来,颜宝楚都要很骄傲地跟人介绍一遍祖上的风光。说着说着,弟媳妇从背后添了一句:年轻人都不爱住,早就搬了出去。

颜家也是在彩笔巷住得最久的一户人家。巷子并不长,只有10多户人家。

彩笔,即文人的生花妙笔。也住在改巷的泉州文史专家吴幼雄,在施钰的《石房樵唱》里最先了解到巷名的由来:“明季文人多寓此巷,由是得名”。他父亲吴文良是考古专家,吴家老房子正是清代文人施钰的故居。这条巷子,还有一个文人,是半世纪前已故的美术家顾一尘。

父亲倾其一生,研究宗教石刻,这座房子,整体就是一件文物。父亲到处搜寻石刻,再兴奋地搬到家里的场景,吴幼雄还历历在目。客厅前的那扇大门门柱,用的是印度教和佛教的石刻,就连窗台石也是墓碑石。

后来,父亲将这些宗教石刻全部捐献给国家。泉州海交馆内现存的宗教石刻,多出自父亲的手。父子俩还花了78年时间,完成《泉州宗教石刻》这本书。

标签: 泉州老街古巷 泉州文化 泉州裴巷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泉州贡献”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泉州贡献”

“都是月亮她哥惹的祸,打一印尼城市名。”这是“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记者团灵思一动,为日...更多

2014-07-28 09:21:51
泉州文化宫试行广场舞活动公约 定时限制音量管理

泉州文化宫试行广场舞活动公约 定时限制音量管理

泉州市工人文化宫试行广场舞“活动公约”,统一播放舞曲,解决扰民问题。东湖、刺桐两公园广场舞等2...更多

2014-06-26 09:31:46
文化之都鲤城文化周侧记 “七一”晚会今日上演

文化之都鲤城文化周侧记 “七一”晚会今日上演

七一即将来临,在鲤城区,“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县域活动周6月最后一场活动,以“以文化企 凝...更多

2014-06-24 12:00:34

泉州文化:胆略与智慧的碰撞

泉州文化就是这样:多元而不互相排挤,古老而不盲目守旧,兼备包容与创新的人文情怀。泉州的文脉之...更多

2014-05-09 13:10:00

泉州文化企业零突破 两家企业拟“新三板”上市

泉州文化企业上市有望实现零突破,福建省皇品文化传播、德化恒忆陶瓷拟上“新三板”,泉州安记食品...更多

2014-04-26 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