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安海宋代儒商黄护 无法忘却的安平桥倡建者

2015-01-09 10:45:10 来源: 泉州晚报

晋江安海宋代儒商黄护 无法忘却的安平桥倡建者

黄氏家庙面阔五间,有三进两天井,经常有人来此参观。

石井书院原名“鳌头精舍”,位于安海镇鳌头境。唐建中元年(780年),常衮任福建观察使,建私塾教育自家子弟名为“鳌头社”,后来安海兴建学社,将之更名为“鳌头精舍”。南宋绍兴年间,时任安海首任镇官的朱松为教导民众,开启民智,发起了兴学的倡议,黄护等乡士纷纷捐募响应,扩建“鳌头精舍”。朱松之子朱熹任同安县主簿时,也曾到此讲学,安海学术风气因此而空前高涨。可以说,在兴学方面,黄护也功不可没。

父子接力 筑起名桥

古时,安海与水头为五里碧涛隔断,商人旅客往来只能靠舟渡,交通十分不便。风平浪静之时尚罢,一旦遇到台风天潮水汹涌,白浪滔天,过往商船,几难幸免,不时会发生人员落水遇难事件。史载:“飓风潮波,无时不至,船交水中,进退不可,失势下颠,漂垫相保,从古已然,大为民患。”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高僧祖派看不下去了,提出要建一座石桥。他的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黄护与和尚智渊的支持,两人各捐钱万缗(每缗为铜钱1000文),协同祖派禅师,一起倡建“安平桥”。消息传开,晋南两地民众纷纷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形成一股强大的造桥力量。黄护不仅捐钱,还亲自参与监理建桥,操劳多年。可惜的是,在当时,建一座像安平桥这样的石桥是个浩大工程,纷繁芜杂的事情耗尽了黄护的精力,他竟没来得及看到桥梁竣工,就在绍兴十五年(1145年)去世了,年仅59岁。

标签: 安平桥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江滨北路黄龙大桥附近死猪乱丢弃 垃圾随意扔(图)

江滨北路黄龙大桥附近死猪乱丢弃 垃圾随意扔(图)

泉州市区江滨北路黄龙大桥附近,有人将死猪、死鸭、死狗等动物尸体,随意丢弃在道路两侧的防洪堤和...更多

2014-04-17 11:09:09
挂车被卡泉州大桥下难动弹 交警指挥放气助脱困

挂车被卡泉州大桥下难动弹 交警指挥放气助脱困

被卡住的挂车进退两难,愁坏司机闽南网4月15日讯 哐当哐当地闷响着,十多米长的挂车,任司机怎样进...更多

2014-04-15 08:36:34
50年旧金鸡拦河闸明起拆除 旧金鸡大桥改造后通行

50年旧金鸡拦河闸明起拆除 旧金鸡大桥改造后通行

旧金鸡拦河闸明起进行封闭拆除,市民途经可改道杏埔大桥或黄龙大桥。拆除工作完成后,公路部门将对...更多

2014-04-13 11:59:12
平潭海峡大桥复桥贯通 金山大桥复线桥正式动工

平潭海峡大桥复桥贯通 金山大桥复线桥正式动工

昨日上午,平潭海峡大桥复桥全线贯通,福州金山大桥复线桥工程开始试打第一根桩,这标志着金山大桥...更多

2014-04-08 09: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