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宗祠: 绵延千载的正能量 扯不断的根(组图)

2015-01-30 10:04:46 来源:泉州晚报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

泉州宗祠: 绵延千载的正能量 扯不断的根(组图)

宗祠墙上的石雕图案记录了许多历史故事

两岸粘氏交流逐年增多 泉台骨肉共修宗祠

晋江龙湖镇衙口闽台粘氏大宗祠始建于明,后历经数次重修,焕然一新。粘氏为满族姓氏,粘氏大宗祠坐北朝南,三开间两进硬山式建筑,是泉州一地民族融合的历史见证,也是海峡两岸骨肉情深的标志。据晋江地方文史专家粘良图先生介绍,闽台两地粘氏的一世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长侄完颜宗翰,本名粘没喝。至八世博温察尔,因世乱流寓江南,举家浮海来到泉州;其子子寿、子禄又徙居浔美场(今龙湖衙口村)建基,传衍子孙分居于泉州城、晋江衙口、粘厝埔、深沪、山柄、南安梧坑,后迁移台湾,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桓忠”是完颜宗翰的谥号,现在闽台两地的粘氏宗祠大多以此为号。

据了解,粘氏族人在台湾繁衍极多。据族谱记载,清初粘氏合族100余户,约500余人,渡台族人达30余人。原居衙口的粘尚,乾隆年间带一妻五子渡台经商,迄今在台湾彰化县福兴乡传有九代子孙上千人口,成为“顶粘村”开基始祖。原居衙口的粘粤、粘恩兄弟三人,因生活困苦,渡台谋生,迄今传有子孙千余人,成为福兴乡“下粘村”开基始祖。其他一些族人迁台后分散居住于台湾鹿港、台北、台中、花莲、高雄等地。现在,由泉迁居入台的粘氏族人,已发展到1万多人,并在台湾彰化县成立了台湾粘氏宗亲会。

泉台两地骨肉情深,粘氏宗亲的交流活动也在逐年增多:1988年,年届古稀的台湾粘氏宗亲会会长粘火营专程返乡祭祖恳亲,还到八世祖博温察尔的墓地拜谒续根,而后,他又多次组团来衙口谒祖访亲,见宗祠日久破损,倡议两岸粘氏族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量力而行,共修宗祠”,得到了众人的响应。1993年,在海峡两岸粘氏族人的共同努力下,衙口闽台粘氏大宗祠翻建成功,祠堂内髹漆一新,金碧辉煌。

标签: 泉州宗祠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