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区青龙巷现百年蚵壳厝 规模庞大实属罕见
2015-05-26 08:04:35 来源: 泉州晚报
蚵壳墙精美且保存完好
说起蚵壳厝,很多人最先想起的就是泉州东海蟳埔一带的那些老宅子。在中心市区临江街道青龙巷,也有一座百年蚵壳厝,它不仅保存较为完好,规模宏大,在市区实属罕见。
昨日,记者在鲤城区临江街道办事处采访时,偶然间听闻聚宝街、青龙巷一带保留有许多古色古香、颇具闽南特色的老宅子。办事处工作人员郑冰芳随后带着记者一行来到南门青龙巷。青龙巷里的古民居群南起港仔乾,北至横街,东起斗门头,西至聚宝街,是中心市区保存较为完好的传统民居街区之一。早在宋代时,青龙巷就已初具规模,迄今有上千年的历史。
青龙巷32号“林廉平故居”,大门为现代建筑风格,并没有特殊之处。隘南社区工作人员打开大门后,记者一行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这座古厝据称建于民国时期,占地680多平方米,三落三开间,硬山式屋顶,有大门、天井、双厢房、大厅、天井、后双厢房、后落,建筑规模堪称庞大。在古厝北面的墙体上,除了泉州传统的“出砖入石”构筑,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两堵蚵壳墙体了。
其中后落的这一堵墙体,主体部分均为蚵壳筑成,历经岁月蹉跎,几无损坏。前落的墙体屋檐下方,也使用了大量的蚵壳。据同行人员介绍,当初建设这幢房子的师傅来自公式埔,公式埔的房子建筑特色正是用海蛎壳砌墙。在过去,青龙巷前面的八卦沟就可以连接富美古渡口,运进厚重的海蛎壳较为容易,这也使得这座位于南门、远离东海的房子,也融进了蚵壳的元素。
“它们是宝贵的财富,是记忆中的‘乡愁’。”鲤城区临江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董宗雄说,与林廉平故居一样的老宅子在青龙巷、聚宝街一带有很多,像李妙森故居、黄雪珍故居等。这些具有闽南特色、东南亚风格的房子,悉数被列入“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古城示范区”。
标签: 蚵壳厝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泉州港谱写海洋文明篇章 造船航海传播文明火种
千百年来,造船、出海是泉州人的生命主题,“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与兼收并蓄的开放意识奔涌于泉...更多
2014-02-13 10:35:00
-
-
泉州民间布袋戏邀请赛开锣 10支队伍5天将演11场
泉州民间布袋戏邀请赛22日起举行,今年是第七届比赛,有10支民间队伍参加,主要来自南安、安溪、永...更多
2014-04-22 11:07:54
-
-
国家级文保安海龙山寺编志书 向海内外征集史料
2014-04-14 18:51:05
-
-
“文都”魅力绽放菲律宾 重温历史让菲华更爱家乡
3月31日,“感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闽南文化菲律宾行”活动在菲律宾落下帷幕。在三天的时间里,通过...更多
2014-04-04 16: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