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委通报省委巡视整改情况 反思骆国清黄南康案
3、关于“市纪委的机构设置和力量配备跟不上突出监督执纪问责主业的要求”问题的整改情况。
①增强市纪委执纪监督力量。通过开展市纪委机关内设机构改革,从原来的1个纪检监察室增设到3个纪检监察室,以及新设案件监督管理室,并配齐办案人员编制和队伍,同时将办公室、监察综合室整合为办公室,将党风廉政建设室、执法监察室、纠风工作室整合为党风政风监督室,进一步增强了执纪监督力量,使从事执纪监督业务的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均占到总数的70%以上。
②完善市直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对派驻机构进行调整合并,新组建12个市直派驻纪检组,为推进“全覆盖”打好基础。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开发区)纪(工)委书记和市直纪检组长工作分工的通知》,清理规范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工作分工,实现把主要精力、人员力量向主业倾斜。清理议事协调机构,由市纪委参加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从293个大幅度精简到9个。
③加强纪检队伍自身建设。在强化执纪监督力量的同时,注重能力建设,采取集中学理论、交叉学经验、参训促提升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举办了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学习活动,提高了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完善内控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严查违反审查纪律、跑风漏气、以案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4、关于“土地出让和工程建设等领域权钱交易问题多发。土地出让、工程建设、房屋拆迁等权力较为集中的领域成为腐败重灾区”问题的整改情况。
(1)关于土地出让领域的问题。
①严格坚持集体决策原则。凡属工业用地、经营性用地等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涉及的土地收储、土地出让价格、出让条件、国有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均通过集体研究进行决定。具体程序为:各类用地出让根据城市规划实施的需要和土地市场的供求状况确定,由项目所在乡镇(产业基地办)报市政府同意后,委托有资质的中介评估机构对拟出让的用地进行地价评估,市国土部门会同市规划部门、财政局拟定初步出让方案上报市用地联席会及地价委员会预备会讨论,预备会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充分听取各部门意见建议,充实完善后,对条件成熟的用地收储、土地出让方案再上报市用地联席会议和地价委员会研究同意后,按规定程序将出收储、出让方案上报市政府审批。
②严格落实信息公开。根据市政府批准方案,适时在中国土地市场网、泉州晚报社等媒体发布出让公告,按程序组织公开出让。
③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在土地出让活动结束后,当场签订成交确认书,出让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在中国土地市场网、南安市人民政府网站等媒体发布出让结果。
④建立健全土地出让管理长效机制。立足建章立制,严格规范管理,从源头上杜绝腐败问题,相继出台了《中共南安市委南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南委发〔2015〕9号)、《南安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南安市国土资源局运行福建省土地使用权出让管理系统操作办法(试行)〉的通知》(南国土资〔2015〕107号)等文件,结合已出台的《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经营性房地产用地出让工作的通知》(南政文〔2014〕219号)文件,梳理规范了国有土地“招拍挂”出让流程,进一步完善南安市政府用地联席会议制度和地价委员会议制度,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今后,要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严禁违规为某些特定的开发主体“量身定做”,设定排他性条款,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土地出让行为。
(2)关于工程建设领域的问题。
①规范工程招投标。依法对招投标规则进行量化和简化,继续完善网上评标,提倡公平合理的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增加中标机会的随机性。依托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对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50万元以上的工程建设项目全部上网公开、统一进场交易,今年来财政性投资项目招投标113宗,预算价76067万元,中标价68957万元,节约率9.35%,节约财政资金7110万元。
②严格项目审计审核。全面执行项目预算财政审核、工程竣工审计结算、财政审计互相抽检等制度,今年来共完成财政性投资建设工程价款结算审核项目101个,累计送审金额59545.94万元,审定金额54165.23万元,核减率9.04%,节约财政资金5381.71万元。
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法律知识轮训,加强对执法人员履职情况的日常动态考核,提高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依法监督行政管理水平,开展廉政服务承诺评议意见调查回访工作,由市统计局调查队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落实好廉政勤政建设工作。
5、关于“执法人员利用职便索贿受贿”问题的整改情况。
①严肃查办问题。针对巡视反馈中存在的基层执法人员违纪违法问题,坚持“零容忍”、严处理。严肃查处了南安市公安局柳城派出所警务二队队长潘志昌受贿问题、交管大队副主任科员贺光前、南安市金淘镇村镇站负责人苏俊敏案件;立案查办了市交通运输系统15名基层执法人员共同受贿窝串案件。
②加强廉政教育。抓好执法干部队伍廉政警示教育工作,适时通过通报执法人员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增强执法人员的法纪观念和廉洁执法意识,努力营造“不敢贪、不能贪、不愿贪”的廉政文化工作氛围。
③推进执法公开。围绕社会关心和群众关注的问题,依法、主动、及时、准确公开执法信息,拓宽监督渠道,打造阳关执法,切实增强执法透明度。
6、关于“农村基层干部严重经济违纪违法案件较多”问题的整改情况。
①加大对农村基层腐败问题的纪律审查。出台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意见,严肃查处了一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吃拿卡要、贪污侵占、小官巨腐等侵害群众利益案件,如查办了柳城街道霞东村书记陈文生、原书记陈长顺、原支委陈焕儒案件,官桥镇席里村原书记王健康、原主任王国家案件,码头镇杏东村委会原主任谢春余案件,有力推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②加强岗前教育培训。按照分级分批原则,组织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对新上岗的村(居)“两委”干部进行培训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的基本知识、党内有关纪律规定和廉政教育等方面,提高村“两委”干部依法依章办事的意识。
③强化村务监督力量。421个村(居)已全部完成村务监督委员会换届选举,将有威望、有农村管理经验的离任党员村干部、党员代表通过法定程序选为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成员,增强村务监督工作力量。
④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和“三资”管理制度。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抓好村务上墙公开和“世纪之村”网上公开工作,适时组织全市村务公开工作检查,重点加强对财务管理与公开方面的监督检查,让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全面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落实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产权造册登记、界定产权、核实价值、合同清理、公开公示等工作,建立健全资产资源台账,并实行计算机网络监管。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存在问题,提高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
[责任编辑:卢侨生]
相关阅读
-
-
骆国清受贿900多万被判15年 盘点退休后落马官员
中共泉州市委常委、中共南安市委书记骆国清受贿获刑15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00万元,被追缴赃...更多
2015-01-13 21:13:57
-
-
南安市委原书记骆国清涉嫌受贿 一审获刑15年
福建省龙岩市检察院官方微博的消息称,1月9日,由龙岩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泉州市委原常委,南安市委...更多
2015-01-10 20:19:34
-
泉州市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座谈会
市领导陈万里、温惠榕、朱团能、曾巍、许文贵、蔡思红,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欧阳秋虹参加座谈。更多
2017-11-13 08:03:24
-
泉州市纪委通报4起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 7官员被
泉州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回应群众关切,持续加大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力度,切实...更多
2016-04-24 08:27:45
-
-
泉州鲤城公安局长吴志明被查 盘点公安系统落马官
据泉州市纪委监察局官网消息,泉州市公安局鲤城分局局长、党组书记吴志明涉嫌严重违纪问题,目前正...更多
2016-01-07 22: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