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人童年里都有这样两件宝贝:乌篮和椅轿(组图)

2016-01-12 17:49:37 来源: 今日泉州网

0浏览 评论0

石狮永宁第三社区居民高先生在整理家中老屋时,发现了一个数十年前的竹编摇篮,由于他小时候也曾睡过这个竹编摇篮,一时兴奋便将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中,没想到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大家纷纷回忆起闽南传统婴幼儿用品,不仅有竹编摇篮,还有一个名为“轿椅”的特质竹椅也是闽南人必不可少的童年记忆。

闽南人童年里都有这样两件宝贝:乌篮和椅轿(组图)

泉州人童年的小摇车——乌篮

闽南人童年里都有这样两件宝贝:乌篮和椅轿(组图)

“椅轿”侧面是“宝宝椅”

闽南人童年里都有这样两件宝贝:乌篮和椅轿(组图)

翻过来是成人竹凳

“其实三四十年前,石狮很多人家里大都有一个用竹条编成的‘乌篮’。把婴儿放在‘乌篮’里,然后再往‘乌篮’里放入棉被,拉上小蚊帐,孩子在里面就能睡得安稳。”高先生说,要是孩子偶有哼哼唧唧的时候,大人们只要轻轻推动一下“乌篮”,它就会在地板上左右摆动,孩子便又会甜甜睡去。然而,现在大家都搬到了城里,这个竹编摇篮也就被留在了乡下。

记者了解到,这个闽南传统的老式竹编摇篮,不像北方的摇篮那样,放在炕上或者吊在梁上,它们都是做成一个木底架,放在地板上摇晃的老式摇篮。“我们闽南把摇篮叫‘乌篮’,这个‘乌篮’是前两天整理老屋发现的,还保存得非常完整,如果有孩子要用还是可以的。”高先生开心地说,母亲告诉他,他小时候就是在里面慢慢成长起来的。而且除了他之外,他的大儿子也曾经用过这个摇篮,后来妻子怀小儿子时一家人搬到了外地。放在老屋中的“乌篮”曾被借给几个亲戚,后来大家都喜欢用新式摇篮,来借“乌篮”的人少了,这个“乌篮”就被放在角落里,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

“虽然以前的竹编摇篮不像现在的摇篮那么大那么多功能。但从它的构架上依然能看出闽南人的智慧。”“乌篮”的底座都是用杉木制成的,两头是倒井字形的结构,将两头倒井字形结构的木架连接,做成上宽下窄,底板是块弧状板的摇篮架子。最底下接近地面的那两块木头,劈成弧形的锅底状,以便放在地上可以左右摆动。“乌篮”的上部分是用竹条编制而成的婴儿床,像个小船形状。

和竹编摇篮相比,“轿椅”的使用率在闽南乡间依然很高。“我们又叫它‘母子椅’,它具备一物两用的功能。”家住市区的施女士是一位一岁孩子的妈妈,她特地把“轿椅”从外婆家带到市区,因为她觉得“轿椅”特别实用。

记者了解到,和普通的椅子不同,“轿椅”高差不多40厘米,长40厘米,宽35厘米,用大约70厘米粗的楠竹制成。最妙的地方是,“轿椅”的两个功能:由于婴孩腰还没发育好,当妈妈的就让孩子坐在这竹椅中,拿个小枕头垫在孩子的背部,再放些糖果、饼干或是小玩具在竹椅前的托板上,孩子玩得自得其乐,妈妈就能放心地去忙家务了;而等妈妈做完家务,抱起孩子,竹椅又可翻过来当矮凳,妈妈抱着宝宝坐在上面可以休息一下,两全其美。

“早些年,‘轿椅’在闽南人家很受欢迎,因为它持久耐用,方便清洗与收藏,价格又便宜,许多人家的母子椅都坐过家里好几个小孩呢!”施女士说,她家的这张“轿椅”坐过她的妈妈、舅舅、她和弟弟,椅子的面都变成了咖啡色,前后使用了十几年,承载着父母的希望、外婆的期盼。

相关资料

闽南椅轿:不怕摔碰的宝宝椅

五颜六色的学步车攻城略地,“千人一面”总觉得少了些特色。在闽南娃娃的童年里,他们的“宝宝椅”却是巧匠们纯手工打造的有趣玩意儿。

这种被称为“椅轿”的闽南竹椅,能将小孩四周围起来,半点没有跌倒摔伤的麻烦。更有趣的是,它还是“母子款”的巧妙设计——宝宝不坐时,只消将椅子侧翻过来,又成了一把敦实的竹椅,两百斤壮汉亦能安坐无忧。

[责任编辑:卢侨生]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