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之波》词作者张藜病逝 多位歌唱家悼念(图)

2016-05-11 09:18:07 来源: 海西晨报

0浏览 评论0

张藜

1932年出生,辽宁大连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著名词作家、国家一级编导等。著有歌词《鼓浪屿之波》、《亚洲雄风》、《我和我的祖国》、《篱笆墙的影子》等。其中,《亚洲雄风》获亚运会歌曲大奖,《篱笆墙的影子》、《山不转水转》、《苦乐年华》等也曾获奖。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优美的旋律响起,《鼓浪屿之波》的歌词总能让人思绪飘向秀美琴岛。

《鼓浪屿之波》闻名遐迩,它的作词者为中国著名词作家张藜和红曙。就在前日中午,传来了张藜老师在北京辞世的消息,从此与我们天地相望,留下了《鼓浪屿之波》这一绝世佳作,享年84岁。

A

作词灵感来自半夜鼾声

“是谁给人间送来了《鼓浪屿之波》?是鼓浪屿的云海波光,还是诗人、作曲家灵魂中的吟咏、歌唱,抑或是海峡两岸龙的传人的赤胆衷肠?”这是刊登于《青年歌声》1987年第2期上的某篇文章。《鼓浪屿之波》的真挚优美在人们的脑海中烙下印迹,殊不知,歌曲的作词经过颇为逗趣。

据说,1983年,不少福建音乐人与各地词曲家相约福州,张藜因事耽搁,比其他人晚到。原本同行之人都去了东山岛,张藜也不着急追上“大部队”,索性来到厦门。

夜深人静,夜宿鼓浪屿的张藜与一名解放军同屋,被对方的鼾声扰得无法入眠。天风鼓浪,波推涛吼,在张藜听来,竟与鼾声和谐交融。就在这一夜,《鼓浪屿之波》的歌词被创作出来了。

B

第一句歌词就勾起回忆

《鼓浪屿之波》不仅是张藜的代表作,更唱出了老厦门人的往昔岁月。厦门文史专家何丙仲是地道鼓浪屿人,他坦言,《鼓浪屿之波》唱出了他对鼓浪屿的美好记忆。

“旋律好听,很符合鼓浪屿的气质,优雅文静,歌词深入人心。”何丙仲说,第一次听到《鼓浪屿之波》,就被第一句歌词“抓”住了。鼓浪屿四面潮音,是留给每一个从小在岛上成长的孩子的最初印象,何丙仲赞道:“第一句歌词就把我拉回到小时候对鼓浪屿的记忆里。”

如今,《鼓浪屿之波》已经成为鼓浪屿乃至厦门的招牌。即将迎来“古稀之年”的鼓浪屿合唱团,早在2000年就把《鼓浪屿之波》定为团歌。

合唱团成员之一王素繁阿姨是一名印尼华侨,加入合唱团后有幸赴京参加了第五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将《鼓浪屿之波》唱响京城。王素繁回忆:“演唱结束时,掌声雷动,作曲者钟立民老师特地到后台看望我们。”

C

20年前日光岩

千人引吭高歌

1996年夜,华灯初上,著名歌唱家张暴默立于日光岩岩顶领唱《鼓浪屿之波》。与此同时,由鼓浪屿机关、鼓浪屿合唱团、鼓浪屿文化馆、鼓浪屿好八连、厦门音乐学校、鼓浪屿人民小学等组成的近千人大型合唱团,从日光岩顶峰,依着地形的变化,按顺序排列,引吭高歌一曲《鼓浪屿之波》。

“当时在场的人都驻足倾听,那个场面十分震撼。”20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鼓浪屿老文化人蔡文田一脸自豪,盛赞《鼓浪屿之波》的魅力。那是蔡文田第一次听到《鼓浪屿之波》,他告诉记者,这首歌曲在当时已经非常流行,很多鼓浪屿人都能信手拈来。

翻着钟立民赠与蔡文田的《鼓浪屿之波》作品集,晨报记者看到了张藜作词的多首歌曲———《啊,北京》《丹顶鹤的故乡》等,当然,还有《鼓浪屿之波》。

多位歌唱家悼念张藜

据悉,张藜这两年一直在医院接受治疗,但包括其夫人杨阜兰在内的家人一直都很低调,所以才没有对外透露过多的消息。

张藜1932年生于大连,1948年考上东北鲁迅文艺学院,走上艺术道路,后进入吉林省歌舞剧院工作。

1978年张藜调到中央民族乐团工作,由此迎来了自己创作的高峰。张藜与作曲家徐沛东合作了多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篱笆墙的影 子》《亚洲雄风》。徐沛东说,虽然张藜生病已经很长时间了,但还是感觉走得很突然,他的离开是中国文坛尤其是音乐文学界的一大损失。

昨日凌晨,《亚洲雄风》原唱者韦唯发微博悼念:“张藜老师一路走好,寿终德望在,身去音容存,挥泪忆深情。《亚洲雄风》为在天堂的您再次歌唱。”

张藜还与歌唱家李谷一合作过,李谷一所唱的《我和我的祖国》即为张藜所作。得知张藜去世的消息,李谷一心情很悲痛。她说“张藜一直身体不好,还想着能撑 一段时间,没想到突然就走了。”在李谷一的印象中,张藜为人坦荡、忠诚、低调。“他的歌词朴实无华,他的情感都通过他的作品表达出来了。”李谷一说。(据北京晚报、法制晚报等)

(记者 王晓萍)

[责任编辑:黄如萍]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