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几种航班延误得自费食宿 遇到还需了解这些问题
图为为乘客精心准备的生日蛋糕。 王东明 摄
延误超3小时可下机 实际操作有哪些难度?
家住北京的小李经常往返香港看望男友,她向记者讲述了一次“苦等”起飞的经历:当时在北京首都机场停机坪滞留了10个小时,机舱广播里一会儿说准备起飞,一会儿说还要延迟,站着坐着都难受,抗议多次才获准在登机通道里走动下。
根据新规,旅客在机舱内的“苦等”有了期限:机上延误超过3个小时(含)且无明确起飞时间的,承运人应当在不违反航空安全、安全保卫规定的情况下,安排旅客下飞机等待。
规定还明确了动态信息播报的“时间表”。发生停机坪延误后,航空公司应每30分钟向旅客告知一次航班动态信息,保证盥洗设备的正常使用,必要时提供医疗服务。机坪延误超过2小时(含)的,航空公司应为客舱内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
谈及政策落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航人士向中新网记者流露了为难之情,“执行起来难度很大,考虑安全、技术、起飞时间不确定等多重因素,实际很难说超3小时就让旅客返回候机室”。
[责任编辑:林春婷]
相关阅读
- (2015-04-08)漳州PX项目着火事故周边居民转移 安置点已备好食宿
- (2014-08-22)官员因“自费聚会”被处理 凸显中共中央吏治决心
- (2014-10-22)海南一村支书自费改善村容 发展乡村游村民收入高
- (2015-01-05)公车改革追踪:打车加油自费 车补是否够花反应不一
- (2015-03-01)柴静自费拍雾霾纪录片:这是我和雾霾的私人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