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府工作报告背后故事 热词是如何写入报告的?

2017-03-06 10:37: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0浏览 评论0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a target=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新京报:这个数据在起草过程中,是怎么比较和权衡的?

刘应杰:本届政府以来,一直在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要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目前国内外普遍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速在6.5%左右,这与我们提的目标基本符合。目前,世界经济环境还面临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首先是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今年将召开党的十九大,对今后五年的发展作出部署和安排。所以中央强调保持稳中求进,既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同时又促改革调结构,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过去有种说法是“跳起来能够得到的目标”,就是说,提出的目标经过努力要确保能够实现。

新京报:总理对于实现这个目标,信心有多大?

刘应杰:信心很大。政府工作报告也是在传递一个信息: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虽然中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基本面是好的,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并把良好发展的势头长期保持下去。

去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之前,外界对中国经济比较担忧。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发表演讲之后,外媒评价“李克强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今年报告也要传递这样的信息,也是要唱响中国经济的光明论,用各方面的数据和实事,反驳或纠正所谓的中国经济衰退论。

6 报告还有哪些亮点?

“减税降费”、大气污染治理、民生方面都有突出亮点

新京报:报告内容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刘应杰:报告思路上突出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工作部署上突出推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三去一降一补”。

工作部署方面的重大举措,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减税降费”,今年力度很大,回应社会对中国企业负担的关心,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个亮点就是大气污染治理,这是老百姓密切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年报告也提出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民生方面的亮点也很多,像医保异地就医结算全国联网等。

新京报:今年的量化指标很多,也有一些新指标,比如减税降费。提出这些新指标有何考量?

刘应杰:今年包括赤字规模、脱贫等都有一系列量化指标。今年也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新的量化指标,比如去产能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减税降费取消或停征中央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35项,收费项目再减一半以上。新的指标是今年工作中的重点,重中之重,我们设置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明确目标,细化分解任务,便于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新京报:今年改革的力度也很大。

刘应杰:是的,今年重要领域继续出台重要的政策措施,比如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继续推进“三个清单”、工商登记的多证合一等。财税体制改革今年力度也比较大,会涉及整个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整,还包括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的一些新调整和安排。

金融改革方面,一个大的原则是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防止“脱实向虚”有效化解贷款贵、贷款难问题。国企改革、农村改革、社会领域改革都会进一步向前推进。

7 实体经济如何解决“脱实向虚”?

减税、降费同步并进,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

新京报: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8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要尽一切努力把企业负担降下来。这方面今年有什么考虑?

刘应杰:与前几年相比,今年减税降费的力度是最大的,要真正让企业切身感受到减税降费的成效,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减税力度,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减税;更重要的是减轻企业的非税负担,特别是涉企收费。当前,涉企收费是企业负担比较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既减税又降费,今年同步并进,在降费方面也要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新京报:总理对减税降费提出了什么要求?

刘应杰:大幅降低企业非税负担,真正使企业轻装上阵,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总理要求的。为了减税降费,要压缩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要大大压缩,总理专门加了一句话“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就是要增收节支,要精打细算过日子,特别是政府要过紧日子,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减轻企业的负担,把钱花在刀刃上。“要把发展的硬道理更多地体现在增进人民福祉上”,这也是总理的原话。

8 大气污染如何治理?

24小时在线监测污染源,采取严厉手段追责问责

新京报:今年治理大气污染有何举措?

刘应杰:报告提出了一整套综合性措施,包括污染源的治理,开展24小时在线监测;采取严厉手段问责追责,继续加大环保督查的力度;加强区域性联防联控;城市汽车尾气的治理也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比如提高油品标准和质量,淘汰老旧机动车等。

新京报:总理对治霾有哪些要求?

刘应杰: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让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绩,真正让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这是总理要求的。

9 “房子是拿来住的”怎么落实?

房地产宏观调控要坚持因城施策

新京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拿来住的,不是拿来炒的”,报告对此如何落实?

刘应杰:报告对住房问题高度关注。住房的宏观调控政策与区域性有关,不同城市的差异相当大,不可能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因此要坚持因城施策,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

今年,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加大力度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一二线城市在保持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同时,要因城施策,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坚持住房的居住属性,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除了宏观调控,报告同时强调保障性住房要继续推进建设,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措施。

新京报:一些城市房价去年又经历了新一轮快速增长,总理注意到了吗?

刘应杰:这是肯定的,总理当时就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总理高度关注房价,每天都要看很多统计数据。

10 哪些意见写入报告?

共收集整理1270余条意见,吸收了300多处重要意见

新京报:报告起草过程中,总理都会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刘应杰:一般来说,每年总理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报告之后,报告草稿下发到31个省区市、中央党政军群各部门共148个单位,广泛征求意见。与此同时,总理主持召开3次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一次是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一次是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座谈会,一次是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人士和基层群众代表座谈会。

起草组在起草报告过程中,还特别增加了几场座谈会,包括与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地厅级班、县委书记班的学员座谈;媒体代表座谈会,其中包括新媒体。

此外,去年起,起草报告有小创新:要跟外国专家座谈。

新京报:近年来中国政府网一直在做“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活动,今年征集到了哪些网民建言?

刘应杰:网民提出了很多建议,其中不少人关注“办事难”,反映各种各样的“奇葩证明”。比如有乡镇公务员留言说,他在乡镇中管公章,发助学金、死亡火化、亲属继承等都来找他盖章,公章都快磨平了。

新京报:通过那么多渠道一共征求上来多少意见?采纳了多少?

刘应杰:从各个渠道一共收集汇总整理了1270余条意见,经过起草组反复研究,最后吸收了300多处重要意见,这300多处重要意见当然不包括一般的文字性修改。

A10-A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王姝 沙璐

[责任编辑:陈健]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