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国家级新区崛起 错过了浦东和深圳千万不能错过它

2017-11-26 08:59:25 来源:央视财经 责任编辑:林春婷

0浏览 评论0

点击进入下一页

这艘看起来有点奇怪的大型起重铺管船,能够为全球海工领域油气开采提供强大的深海管道铺设能力。不远处,另外两艘特种船舶也在紧锣密鼓地建造。

青岛武船重工副总经理 丁明师:这个船配备最先进的dp定位系统以及装载有两套水下机器人,作业水深可以达到3000米。它可以提升我国在海洋开发中海洋设施的维修、检验、施工以及水下机器人作业的多项能力。

行走在黄海边的青岛西海岸新区里,支撑经济发展的装备,不仅仅只是产品,全球最大的40万吨级矿石码头、中国最大的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中国目前接卸能力最大的散装粮食码头,中国第一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码头。这些经济发展的硬件,让西海岸新区拥有着每年5亿吨的矿石、原油、商品和粮食的接卸能力。而正是拥有这样的实力,新区实现的,也不再是简单经济数量上的增长,一场面向海洋经济开发、跨海跨洋贸易更大的行动,此刻,已经在西海岸新区展开。

点击进入下一页

哈尔滨工程大学规划处处长 万建:这里面有很好的人才聚集的环境,也有一个很好的船舶工业产业聚集的环境。

今天的西海岸新区,是唯一被赋予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使命的国家级新区,在这里,中国十二大军工集团以及涉军涉海研究院所不断产生最新科研成果,正在为深远海的开发,提供强大保障。

眼前的这艘舰艇,就是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最新研发的三体高速艇,它的航速高达80节,是目前全球速度最快的三体船之一。以前中国人羡慕的高科技船只,今天已经完全实现了西海岸新区制造。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研发人员 崔岩:两年多时间不到3年,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建造实现了零的突破,也使我国能成功的跻身于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制造出这种船的国家之一。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里,更多最新研制的海洋开发产品,显示着这个国家级新区的科技实力。

这个看起来毛蓬蓬的像花束的材料,是船用海水淡化膜,这根不起眼的小指头粗的金光闪闪的管子,是最新型的快速导热金属材料。这是用于舰艇内部装修的防火复合铝蜂窝板材,这是密闭环境生命给养系统,这是多功能水下应答器,这是多用户水下数据转发器,以及全景视觉监控系统。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4年到2016年,西海岸新区的海洋生产总值从590亿元上升到866亿元,连续3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增速超过全国GDP增速一倍以上,经济总量在全国19个国家级新区中名列第三。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