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遗产展示馆开馆免费开放 见证宋代泉州兴盛商贸

2021-07-29 09:00:43 来源: 石狮日报

泉州遗产展示馆开馆免费开放 见证宋代泉州兴盛商贸

7月26日,泉州13个系列遗产展示馆开馆,免费对公众开放。其中“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展示馆位于泉州海交馆主体楼一层,展厅内展出600多件文物展品,结合图版、视频、互动触摸屏、景箱、场景等多种形式进行展陈,共同勾勒出22个遗产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丰富的遗产价值。

梦回古刺桐港

宋元时期的泉州,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座繁忙的城市,古刺桐港停满了世界各地的海舶……走进展厅,光影技术呈现出浪花影像,让我们踏浪而行,回到乘风破浪的那个年代。

动静态结合的仿古画卷《刺桐梦华图》,再现了宋元泉州港城的运作模式,涨海声中,万国商船集聚,码头帆樯林立,参观者仿若置身宋元时期的古刺桐港,在街巷、码头或悠闲或忙碌与万国货品擦肩而过。这幅画堪称“泉州版的清明上河图”,为泉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蔡永辉教授、许瑞珍副教授和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家跨界合作,历时一年多完成,不仅细节考究,还精妙地将关帝庙、清真寺、开元寺等泉州十多个遗产点收入画中。

再看首次展出的唐宋元的城砖,上面有古代中国人记录的文字:唐“府衙子城”、宋“嘉定三年修城官砖”、元“元年谯楼造”,它们历经千年沧桑,印刻着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繁华,向人们述说着一座城市的历史积淀。

再现“涨海声中万国商”

那时候的人们以海为生,海外的人归航时,看到屹立山头的姑嫂塔、六胜塔时,便知道故乡到了。石湖码头、江口码头、洛阳桥、安平桥,输送着来来往往的物与人,将中国与世界连接。参观了展厅中泉州航标塔、码头与洛阳桥的展示场景之后,我们将看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热闹场景——

新的一批海外珍宝到货了,众人抬着百货,兴高采烈,沉浸在欢乐的“迎番货”场景里,好像过年一样热闹,商业氛围非常火热。

宋元时期的外国人在泉州“可以找到来自世界遥远地方的商品”,景德镇窑、建窑、龙泉窑等各色产品集聚泉州,销往世界各地。宋磁灶窑绿釉印花碟、宋德化窑青白釉双系罐等“南海1号”出土物,印证了宋代泉州商贸的兴盛。

我们在展览中还能看到宋三司布帛尺、宋代布帛残片,宋三司布帛尺由官府掌造,主要用于征收布帛之用。当时,泉州以及中国各地产的绸缎曾享誉世界。“刺桐一带可以拥有的一切商品中,最高级的、最好的则是各种颜色的丝织品,其中又数丝织和镶金的衣服为佳”。再看安溪县竹山冶铁遗址出土的铁渣标本,当时泉州还是重要的冶铁产地,泉州曾将自产的铁制品不断运往异国他乡,为世界人民带去了丰富的商品。

呈现最新考古成果

展览展出了泉州近年来的最新考古成果,展品包括南外宗正司遗址、市舶司遗址、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出土文物。

写有“官”字的砖、写有“宗厨”的瓷片以及出土的器具残片上的允、叔、仲、彦、宗、崇等墨字,许多首次对外展示的文物,帮助参观者更加直观了解关于南外宗正司的奥秘。南外宗正司是迁居泉州的宋代皇族群体管理机构,作为宋元泉州最独具特性的社会阶层,南宋皇族广泛参与泉州各项社会事务与海洋贸易,客观上促进了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繁荣。

而市舶司遗址出土物中,文物碑刻里便写了不少相关任职者的名字,如赵汝适、郭晞宗、亦黑迷失、傅自修等,还有泉州市舶司遗址里出土的瓦当、砖块、青白瓷、酱釉器,见证了古海关遗址曾经的繁忙景色,总之,这些人守护、管理着泉州的海洋贸易。

海洋商贸的繁荣,带来了多元文化的格局,开元寺内的印度文化石刻造像、中国飞天、印度妙音鸟等造型,以及潘总领石碑、渊源于波斯摩尼教(明教)的创始人石雕造像等,与泉州古城的红砖古厝交相辉映,书写着世界文化和谐共处的传奇故事。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展示馆将泉州22个申遗点有机串联,生动反映出宋元时期的泉州具有产-运-销功能高度整合的城乡一体空间结构、完备的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中外风格多元荟萃的聚落景观以及包容的文化态度,展现出历史上不同海域、不同国度、不同宗教、不同族群多元共存、和谐共处一城的物质和精神遗产。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至今在泉州这座古城里生生不息地延续着……(胡丹扬洪亚男)

标签: 宋元中国 古刺桐港 历史积淀 考古成果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