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时咳嗽尤其严重 要尽早到消化科就诊

2021-08-20 16:36:08 来源: 厦门晚报

0浏览 评论0

人们通常认为,支气管和肺部毛病才会引起咽部不适、咳嗽。实际上,因消化道问题引起的咽部不适和咳嗽也并不少见,特别是每逢吃饭时咳嗽就加重,就要考虑是否为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尽早到消化科就诊。若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引发慢性咽炎、声带息肉、声带接触性肉芽肿等。

病例

非常尴尬 讲课时不断清嗓

47岁的黄女士是一名高中教师,近半年来,她一直被咽部不适困扰,有时讲课时,突然咽部有异物感,咽痒不适,声音嘶哑,不断清嗓,非常尴尬。她以为自己得的是慢性咽喉炎,到医院看诊,也进行了药物治疗,但一直没有改善。

近日,她到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看诊,在医生建议下做了喉镜、胃镜和24小时食管pH阻抗监测,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经规律抗反流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分析

胃食管反流 刺激咽喉部黏膜

复旦中山厦门医院消化内科医师林思慧说,胃食管反流,顾名思义就是胃里、十二指肠里面的东西,“倒流”到了食管。其四大典型症状是反酸、烧心、吞咽困难、胸疼等。

胃食管反流为何会引起类似慢性咽炎的症状?林思慧说,主要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直接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损伤。当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后,胃内容物会反流至食管,症状严重时,可能溢至咽喉部,直接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咽喉炎。胃酸直接刺激食管远端迷走神经末梢,继而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咽喉部不适或炎症。

反复咳嗽 吃饭时尤其严重

38岁的王伟(化名)身高180厘米,体重90公斤。近半年来,他慢慢出现了咽部异物感,反复咳嗽,特别是吃饭时咳嗽尤其严重。他多次到呼吸科就诊,未见明显好转。后来又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到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就诊,被确诊为胃食管反流。

中山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林立群通过营养评估发现,王伟应酬多、经常饮酒,喜欢奶茶、水煮鱼等高脂高糖食物,腰围98厘米,体重超标,属于腹型肥胖。

分析

吃多了吃错了 就会给胃“添堵”

林立群说,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正常情况下,它坚守岗位,勤勤恳恳。当食管抗反流机制出现问题时,比如防止胃酸反流的阀门松了(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或者食管体部运动出现异常,胃液就会“逆流而上”。“王伟出现的症状就是胃酸反流造成的。高脂、高糖、高盐、刺激的食物及调味品都是会加重反流的食物,面对各种各样的美食,稍不小心吃多了、吃错了,就会给胃‘添堵’。”

诊断

诊断胃食管反流 有个金标准

如何区别普通的咽喉不适和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咽喉不适?林思慧说,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在喉镜下可以看出明显的病理变化,如杓间水肿、假声带沟、环后区水肿红斑、黏膜肥厚、声带息肉和溃疡、喉室变浅或消失、咽部卵石样改变、弥漫性喉炎、肉芽肿、声门下狭窄、环杓关节僵硬等。

除了喉镜检查,反流症状指数和喉镜下反流体征评分两个量表也有助于诊断及对治疗效果的评估。此外还有24小时食管pH联合阻抗监测。林思慧说,这项监测目前被认为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的金标准,主要通过对患者食管24小时动态监测,客观了解患者食管、咽喉部pH值的变化,从而确定反流的性质、性状等,从而判断胃内容物反流与症状之间的相互关系。

治疗

除了常规治疗

有些还要心理治疗

林立群说,胃食管反流是由多种因素和机制导致的,除了手术和药物治疗之外,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基础的治疗手段,可以减少或者避免疾病反复。

林思慧说,部分患者还需要配合心理治疗。她解释,有些难治性胃食管反流通常与未充分控制的反流有关,与非反流因素也有一定相关性,精神心理疾病(如焦虑、抑郁等)可能导致症状加重或疗效不佳,形成恶性循环。“对痛苦程度高、睡眠和工作能力明显受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应筛查精神心理疾病并及时进行相应干预。”

提醒

咖啡浓茶不要喝

油炸食品要避免

林思慧说,胃食管反流症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少食多餐,餐后保持直立位并适量活动,避免穿紧身衣等。睡前两小时停止进食,将床头抬高。还要避免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

饮食方面,凡能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的食物,应尽量避免,这些食物包括咖啡、浓茶、果汁、碳酸饮料、巧克力等。尽量避免进食炸鱼、炸肉、炸丸子等油炸食品。少吃甜食还要少盐,避免刺激性食物和调味品。

建议多摄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特别是新鲜蔬菜。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帮助食物快速通过胃肠道,促进胃排空,避免胃内压力持续过大造成反流。蛋白质类食物可以适当吃一些。(文/记者 龚小莞 汪燕妮 通讯员 张舒姗 陈嘉俊 漫画/小牛)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