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特殊习俗——烧塔仔 已成为当地重要民间节庆活动

2021-10-08 11:45:27 来源: 东南早报

八月十五番薯芋,

逐家众人恶。

烧塔仔,

放火号。

月饼内夹信号,

刣元兵有所靠,

大家立志愿,

三家养一元,

一暝刣完全。

——闽南民谣

600多年前的中秋节,明月高照,民情激愤。相传元末刘伯温于月饼里藏字条,约以八月十五举火为号,实行武装起义。

600多年后的今天,泉州一带依旧流传着“三家养一元,一夜刣(闽南话念tái)完全”的故事。“烧塔仔”也传衍至今成为传统民俗,与中秋赏月吃月饼之俗并存。

近年来,在官方的扶持和民间热心人士的努力下,晋江安海镇中秋“烧塔仔”习俗已成为当地重要民间节庆活动之一。烧塔仔、跋状元饼、听香、食番薯、芋等中秋习俗被列入晋江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本期《最闽南》,带你走进安海,体会感受那把“燃烧”了600多年的“炙热之火”。

起源 抗元起义 举火为号

在泉州,中秋佳节这天除了赏月、拜月、吃月饼外,还有一项特殊的习俗——烧塔仔。

福建省民俗学会会员、安海文化人士颜呈礼向记者讲述安海烧塔仔的由来:相传元代时,泉南建一元兵总营于九都鼓亭埔(今属安海),管辖分驻各村之兵。当时,要求三户养一元兵,并且只能合用一刀,五里一水井,人民万分困苦。特别是结婚时,要让元兵完成头婚,更是痛恨万千。为反抗元兵的残暴,百姓相约于中秋之夜,建塔于古亭上,指挥泉南,见火为号,同时动手杀元兵。后在一夜之间杀掉了全部的元兵。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人们每年中秋节举行烧塔仔活动,代代流传。

“‘三家养一元,一夜刣完全’的故事即由此而来。烧塔仔也暗含安海人民不畏强暴,争取自由的个性。”颜呈礼说。

颜呈礼向记者展示了一份资料,是2011年安海旧城改造时,许应生先生在拆迁中,从父亲许书纪的故物中淘到的一张1988年10月手抄的、关于元兵总营驻扎安海九都鼓亭上的资料记载。“资料上的鼓亭就在安海的赤店、坑边一带,毗邻东石的大白山。”

福建民间文学交流中心研究员、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洪泓告诉记者,烧塔仔习俗在闽南地区都有,但晋江的比较成规模。“人们用这一习俗纪念先辈们的英勇抗争历史。”

记忆 仪式讲究 充满欢愉

安海的烧塔仔活动曾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断过,这一断,就是40多年。

2011年,颜呈礼等人联合安海多个协会和民间社团,重新发起这项民俗活动。2016年开始,烧塔仔被列为安海中秋文化节活动项目之一。这一传统民俗活动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

“中秋烧塔仔习俗覆盖面广、娱乐性强,集中地展示了晋江地区中秋佳节民俗风情与人们生活状态的变化,体现了鲜活的集体记忆,是历史文化的鲜活印记。”颜呈礼说。

自此,每逢八月十五中秋晚,安平桥畔,白塔旁,烧塔仔活动现场人山人海。夜空下,六座塔仔火焰冲天,大人小孩欢呼雀跃。天上明月朗朗,地上烟堆点点,煞是壮观好看。

今年中秋节,烧塔仔活动因为疫情原因暂停。“以后,这一习俗将作为常态活动继续举办。”颜呈礼说道。

据了解,2011年安海恢复“烧塔仔”后,晋江其他镇村也相继举办。洪泓告诉记者,除了泉州,厦门、漳州和广东、江西也有这个习俗,民间传说也都与抗元斗争有关。

“在我父辈那个年代,烧塔仔活动很有仪式感。”洪泓回忆,一般在农历八月十四至十六这三天,要进行烧塔仔活动的地方,家家户户都会早早起床杀鸡鸭,买猪肉、牛肉、月饼,做米粿。然后从下午开始准备,由当地较有活动能力的人组织召集一些小孩到处去捡干柴禾、碎瓦片。

砌塔是件细致活儿,塔的底座用残砖摆成一个圆形,两块红砖之间架上另一块红砖,叠至四五层砖后,再放个铁网,下面放稻草或小树枝之类的,网上面放大点儿的木块作燃料。塔身用碎瓦片交叉层叠堆砌而成,一层一层叠至塔顶。矮的有两米多高,高的有四五米。烧塔仔时,塔底红砖要留下一个“火门”放燃料。当整个塔身被烧得通红透明时,被称为“红塔”。不过,要把塔身烧红,一般都要烧到午夜。当烧到红塔时,大家就不再往里面添柴了。

洪泓介绍,瓦塔形状不同其寓意也不同,如圆形塔寓意为“中秋月圆人也圆”,方形塔状似田丘,成四方形,寓意四通八达;多角形塔寓意生财有道、生意兴隆。还有的塔仔会各层裱上花花绿绿的五色纸,写着吉祥的话;有的塔仔还供奉囝仔们喜欢的泥塑偶像,俗称“塔仔公”。

此外,烧塔时,由大人牵头,带着小孩子绕着塔仔唱童谣。每人手里还拿着一包盐,绕一圈就撒一把。当盐巴碰到火,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好像在放鞭炮。洪泓说,那三天是儿时记忆中最快乐的——熊熊火光辉映着月色,大家嘴里吃着烧塔时烤的地瓜,围观着烧塔仔的壮观场面,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安海西畴73岁的肖大爷依稀记得,每年到中秋时,小伙伴们就开始为烧塔仔忙开了。大家会到村里的屋檐下,或牛栏猪栏周边翻捡漏屋扔下的碎瓦片,再收集稻草、地瓜藤、树枝、干木片等当燃料。“童年的生活很苦,叠的塔仔也很简单,小小矮矮的,但回想起来总是愉快的,也算苦中作乐。”

据说,当时有的村庄还会在村头和田头进行比赛,看谁叠的塔仔好。

见证 宋元文化 瓦窑传承

对于烧塔仔民俗,民俗学推广者姚美云有自己另一面解读,她表示,从烧塔仔民俗的起源与演变整个历史过程来看,作为一种独特的中秋民俗传承至今,其既有抗元历史的因素,也有地域烧窑工艺的因素。

宋代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制瓷业非常发达,制瓷窑场遗址分布全国,其中福建就有很多古瓷窑,如建窑、同安窑、九龙窑、泉州窑、德化窑、仙游窑、安溪窑等。

烧塔仔用的材料主要是瓦,其中分为陶瓦、瓷瓦和砖瓦等。在闽南地区,宋代窑群遗址众多,其分布与烧塔仔民俗的留存范围大体一致。她认为这是因为烧窑和烧塔仔工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烧制工艺步骤中装窑、封窑、烧窑相同,都是柴烧。同时为了保证窑的稳定性,在堆窑时要先砖后瓦,瓦是层层叠压的,燃料可以用稻草或谷壳。烧窑阶段火候的把握非常重要,窑顶部都留有散热孔洞,砌塔时下面要留有“灶口”。烧塔仔讲究不能让塔座烧倒,这些都与烧窑有异曲同工之妙。

“闽南古窑大致兴于晚唐,盛于两宋,衰于元末。此后废窑累累,瓷片和窑瓦俯拾皆是。在这种环境下,中秋的烧塔仔民俗体现着对烧窑历史的集体记忆,是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姚美云说。

■延伸阅读

“春祈秋报” 中秋之夜烧塔谢神庆收

我国古代有“春祈秋报”的礼俗。农历八月中旬秋粮收获之际,为了答谢神祇的护佑而举行一系列仪式,即“秋报”。

民俗学推广者姚美云认为,闽南地区素来“崇宗敬祖”,对于辛劳所得尤为感恩,秋天用收获的成果祭天,人神同乐。从烧塔仔用的材料就能看出,选择瓦、砖、稻草、树枝等材料都是就地取材,用收获的成果报答神明。

福建民间文学交流中心研究员、泉州历史文化中心理事洪泓对此也表示,中秋烧塔仔相对于一般中秋活动而言,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除了抗元传说外,也是庆祝丰收的解义。”泉州至今有“八月十五众人食芋”和“食水果拜树头,食米饭敬田头”的俗谚,而古人所有的节日都跟丰收有关系,中秋时节正值番薯、芋丰收之季。“番薯是红色,芋头是白色,有‘包金包银’寓意,而烧塔仔形状似粮仓,用烧塔仔的仪式来祭天庆贺丰收,祈求平平安安,红红火火。”(早报记者 张美娟)

标签: 中秋赏月 烧塔仔 仪式讲究 瓦窑传承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