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投放旧衣物回收箱 方便居民处置闲置旧衣服
2021-10-19 13:52:54 来源: 闽南日报
0浏览 评论0条
冷空气来临,又到了换季的时候。每到换季时节,不少人家中总能腾出一堆不再穿的旧衣服,留在家里占地方,扔了又觉得挺浪费。这几年,很多居民小区都投放了旧衣物回收箱,方便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处置闲置的旧衣服。
“我们小区的旧衣物回收箱,已经很久没有人来管理了,衣服塞得满满的。”“有些回收箱没有标注回收机构,总觉得不太靠谱,这些旧衣服都去哪里了?”针对市民的声音,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实地走访
多数小区设有旧衣物回收箱
记者走访观察到,在市区的多个小区里,都设有“旧衣物回收箱”的绿色箱体,长宽1米、高2米左右的铁皮箱刷成环保绿,多放置于小区业主进出必经之路,有些较大的小区甚至摆放了不止一个。
在市区金峰花园摆放的回收箱上,除印着“旧衣物回收箱”之外,还标明了“书本、衣服、裤子、鞋子、包包”均可回收,正面还印有“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及监督投诉电话。记者以咨询者身份拨通了箱体上的手机号码,对方称他们在全国许多地方都设置了回收箱,但没有固定的集中收集周期,对回收物件也没有具体要求。而关于物品回收后的用途,对方则回复物品回收后会先送至基金会,处理后再做下一步处理。
市民投入的“爱心”最终去哪里了呢?专业人士指出,《慈善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捐赠人捐赠的实物不易储存、运输或者难以直接用于慈善目的的,慈善组织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扣除必要费用后,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
在龙文区荣昌花园,记者也看到了几个类似的绿色箱体,箱子上印有“旧衣服捐赠箱”,侧面贴有 “给爱心居民的一封信”,落款为“漳州市爱心物品回收中心”。信中公开展示了该中心的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公开募捐编号及募捐公益用途。“目前我们在芗城、龙文、长泰、龙海4区大概设置了200个捐赠箱,大概每3天就会收一次箱子里的衣物。” 漳州市爱心物品回收中心负责人贾媛介绍说,募捐的旧衣物主要用于爱心驿站、芗城区慈善超市、长泰区慈善超市爱心橱窗免费发放,也用于省内外贫困地区爱心捐助。“不适合捐助的衣物会按材质进行分类处理,制作擦机布等进行义卖或以垃圾分类形式交给环卫部门用作焚烧发电等处理。”
市民声音
加强管理让旧衣物发挥作用
采访中,大多数市民对小区设置旧衣物回收箱表示欢迎,认为回收的旧衣服可以捐赠给有需要的人,或者集中起来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回收箱的管理。也有个别市民对旧衣服的去处表示怀疑,担心被不法分子利用而不敢把衣服投放进回收箱。
“现在大家生活水平高了,小孩子的衣服穿不了送别人也没人要,我每年都会整理一些投进家对面的旧衣物回收箱。”家住元光南路交警宿舍的沈女士表示,她并不确定这些衣服最终去了哪里,但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强规范管理,让这些衣服能在合适的地方继续发挥作用。
“在旧衣物回收箱刚刚出现的那几年,每家每户的旧衣服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新领地’,甚至出现投放时满出来的情况。” 家住市区人民新村的林阿姨说,前两年她常把家里的旧衣服打包投进箱里,“现在不知是大家投得少了还是收得频繁了,倒没见过它有满出来的时候。”
“现在回收箱比较干净了,以前感觉有些人会把它当垃圾箱,往里头扔垃圾,而且衣服是不是捐了我们也不知道。说不定被拿去再次售卖或直接变现,中间商直接做了零成本买卖。”市区家芗0596小区居民孟女士表示,自己从来没往箱子里投过旧衣服,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去捐赠旧衣物。
业内人士
投放要“明辨”更需规范管理
业内人士提醒市民,如有献爱心意愿,在选择旧衣物投放箱时,要注意辨别其投放单位是否拥有完整募捐资质证明,必要时可向民政部门求证。同时,也提醒小区物业或社区居委会把好关,杜绝非法机构和个人将回收箱随意放进居民小区。
采访中,市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应对旧衣物回收箱设置进行规范管理,清楚标明用途。属于慈善组织设置的,应有醒目标志,让市民了解投放物品之后用途;属于资源回收利用的,也应标明回收企业详情,明确所获利益是“回馈社会”抑或“企业占有”。
有些爱心人士则希望,必要时,可让捐赠或回收都能有“扫码查看”的大数据“明白账”,以此彻底消除群众疑虑,让爱心和环保都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报记者 李 伟 文/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