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船”彰显木质帆船制作技术 充分体现民间工艺水平

2021-11-11 10:15:32 来源: 石狮日报

0浏览 评论0

石狮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闽南俗语、舞龙(石狮)、佛像雕塑技艺(石狮)、古船模制作技艺(石狮)等10个项目榜上有名,同时有39人被列为第三批石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凸显我市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本期起,石狮市文化馆在本报开设“非遗·传承”专栏,展示非遗风采,推动非遗传承。

“福船”又称福建船,是我国三大古船型之一,以泉州船为代表。“福船”彰显着历史上我国木质帆船的制作技术,虽然现有的木质“福船”被大型铁壳轮船所取代,但是匠人们把它们变成缩小版的古船模,使这门珍贵手工艺完美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福船古船模制作技艺是石狮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蔡国栋和蔡立新父子被列为该项目的传承人。

祥芝文体活动中心中展览着1821年从厦门直接开抵新加坡的第一艘中国帆船模型,这就是蔡国栋依据老照片中祥芝商船的模样,以1:100的比例制作出的模型,给祥芝悠久的航运历史留下宝贵的记忆。经验丰富的蔡国栋每天精心打磨,花了3个多月才将船模制作完成,他的仿制十分到位,技艺极为精湛,再现了当年从祥芝远航至新加坡的木帆船风采。

传统古船模制作技艺有较为特别的设计、严格的取料要求和繁复的技艺。首先要根据“福船”的原貌和风采,按其比例缩小,画出设计图。船的框架用料主要是杉木和樟木等“杂木”。船身涂料所用的油灰是用桐油和白灰按一定比例舂好后,再混合竹丝、麻丝、苎丝而成;并按十二生肖给船上的十二种部件取名,取自传统,形神兼备。

船体基本完工后还要安装船目,这道工序俗称“安龙目”,一般选用上好的樟木,由造船工匠精制而成,龙目套上红色小布条,用五根特制的铁钉,不偏不倚,一次钉成,意为“龙目光彩”。安龙目要选吉日才能进行,开工前要备三牲、燃放鞭炮,敬奉神明,宴请宾客,以图吉利。

以蔡国栋、蔡立新、邱国丕等为代表的石狮古船模制作传承人,通过精湛的手工制作,真实还原了古船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实用参考价值;而船上各部位的雕饰工艺,充分体现了民间工艺水平,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艺术魅力。

(胡丹扬黄嘉/文李荣鑫/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程门立雪作为世代传承典故 具有现实意义与时代价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讲述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游酢求学的故事。游酢作为程门高弟,学成后载道南移,成为...更多

2021-08-16 16:4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