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建设“厝边守望”工程 打通治安防控“最后一米”

2021-11-16 14:16:53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在河市镇坛顶村,各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设置的监控设备24小时不间断记录着路面上发生的一切,不少村民的房前屋后也安装了监控设备,并接入村级、乡镇和公安视频监控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了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今年以来,洛江区聚焦群众反映的平安乡村、邻里纠纷、环境卫生整治等难点、堵点、烦点问题,在全市率先探索建设“厝边守望”平安惠民工程,完成第一批5000路“看家护院”监控探头建设,接入村(社区)、乡镇(街道)及派出所视频监控综合平台,着力解决农村地区治安巡防力量不足问题,推动一线信息掌握到位、矛盾化解到位、治安防控到位、便民服务到位。

“赋力”打通智慧治安防控“最后一米”

洛江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为主题,在全区开展“夜访夜谈”活动,上门入户宣传,广泛发动群众主动参与监控探头建设,签订自愿共享协议。通过资金拼盘,采取乡镇(街道)出一点、居民群众掏一点、区级财政“兜底”的办法筹集经费,解决资金问题。部分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对“看家护院”监控探头主动接入综合监控平台的家庭,免去其全年云监控业务服务费,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目前,全区实现群众共享率超98%。

“厝边守望”项目将“雪亮工程”覆盖面从主干道、重要场所延伸至每家每户,并与“警官兼村干部”、一村一警务助理、村级自治治安巡逻联防调解、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等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技防+人防”双管齐下,筑牢立体化、信息化的乡村治安防控“天网”。

“赋智”提升基层乡村治理“智能平台”

洛江区结合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专项治理,组织各乡镇(街道)全面排查公共领域、重点区域、危险区域的监控“空白点”,推动住建、国土、农水、文体旅游等职能部门抓紧牵头布点、建设视频监控探头593个,逐步接入村(社区)和乡镇(街道)及派出所视频监控平台,打破部门智能化建设“壁垒”,聚合力量,进一步提高监控平台的综合治理效能。

同时,在地质灾害点、水库、河岸、山围塘、临水临崖区域、危房、高陡边坡、景区景点、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部位加密监控探头30个,依托村(社区)和乡镇(街道)及派出所视频监控平台语音通话、视频汇聚和回放功能,利用“电子围栏”等多种智能感知分析技术,自动进行区域告警、边界告警、安全预警等,有力推动从“事后问题处置”向“事前主动预警”“事中监管”转变。

“赋情”推进建设和谐幸福“平安家园”

洛江区在乡村家家户户布置海量的视频监控探头,依托全天候运转的视频监控平台,“点对点”实时清晰掌握背街小巷、村道小路、房前屋后等角落的车辆、人流状况,有力防控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的违法行为,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更加充实、更可持续,有力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

居民群众可以通过手机端、PC端软件管理监控、语音对讲等,实现在外务工人员随时随地与家中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进行亲情互动;通过设备远程操作、数据云存储等方式提供安全监控服务,实时关注家乡实况,查看回看家乡动态,满足“看家心愿”“想家乡愁”,让出门在外打拼的人更安心、更放心。(□本报记者 王金植 通讯员 郭思婧 文/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