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潜心保护提升古街巷 记忆里的历史风貌重现天日

2021-12-06 15:57:06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古城街巷,是世遗泉州这座城市的血脉,滋养着城市文化,见证着城市变迁,承载着新老泉州人的记忆与情感。如今,行走在泉州中心市区中山路,漫步于两侧的小巷,昔日泛黄痕迹、斑驳墙面、老化管线的场景渐无踪迹,扑面而来的是古色古香的历史建筑,整体散发着中式古典美。这样的变化得益于2018年以来中山路及其周边29条古街巷的综合提升,亦是承担修缮重任的泉州金控集团权属企业福建省五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五建”)精雕细刻下的品质工程样板。

扛起国企担当 直面全新挑战

“省五建作为一家国有特级施工企业,长期以来承担了众多工程,创出一批批市优、省优、部优乃至国家优质工程,积累了不少建设管理经验,享有诸多美誉。但如何在万众瞩目、熙熙攘攘的古城里,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造提升任务,对于大家来说确实是新挑战。”先后担任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施工项目副经理、中山路周边古城街巷建筑立面及景观综合提升工程施工项目经理的黄金钢说,他在古城里一扎就是3年,见证了中山路及周边29条古街巷改造提升的全过程。

一条中山路,半部泉州史。自上世纪20年代初开辟至今,百年时光给这条老街留下了斑驳的印记。部分房屋倒塌、木质结构遭虫蛀、砼内钢筋锈涨、屋面渗水、窗户脱落、电线老化、雨污合流……不论是2018年与中山路的“初遇”,还是2020年与29条背街小巷的“交锋”,这些问题赤条条摆在了五建人面前。“特别是巷弄里纵横交错的各种管线,如同一张‘蜘蛛网’,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遮蔽了泉州独特的建筑风貌。”黄金钢回忆道,彼时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留人留形留乡愁”的要求,从市级层面到金控集团再到省五建自身,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改造提升任务十分艰巨。

接过“委任书”,立下“军令状”,省五建主动扛起国企担当,坚守“一切为了群众”的初心,兜底保障工程各项成本支出,严格要求施工班组匠心修筑,确保施工质量,争创标杆工程,从此开启一段与泉州古城的不解情缘。

能工巧匠集结 古风重见天日

中山路沿街的民国骑楼建筑是整条街最为鲜明的特色,骑楼风貌如何“修旧如旧”十分考验功夫。

为此,省五建从施工班组的选择、材料的筛选到施工工艺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一番严格把关——

招兵买马,邀请刺桐古建、泉州古建、文都古建、龙和古建等本土古建筑修缮企业,召集众多非遗技艺传承人、技术领头人、实力老工匠现场指导,依据质量不断优胜劣汰施工班组,最终保留下一批精兵强将,此间不乏曾参与过故宫、毛泽东故居修缮的刘大山团队;带动了一批如中平建设、博强建设、新睿装饰等企业积极参与修缮;培养了一批新的工匠及古城修缮管理人员。

变废为宝,老旧石板、海蛎壳、粗砂、白石子、白灰、胭脂砖、封壁砖、尺二砖等传统材料,绝大部分是从全市各地拆旧收罗而来,再精心择优选用,仅闽南红砖一项,每六块只能挑选出一块符合标准的。

样板先行,工程启动之初,专家组便对历史建筑进行建筑历史、结构历史、人文历史调查论证,对每一栋建筑逐一甄别。施工前由专业摄影师对现有建筑进行拍摄,形成卷轴,保留影像资料,所有部位修缮均由老师傅作出样品,专家评审合格后再大面积施工,其中位于项目部住宿区的样板工程就是一道风景,成为工人们学习的参照。

……

“1998年中山路曾进行过一次‘洗脸式’的整修,而这一次‘绣花式’的修缮本着恢复原真性的理念,也让许多‘古早味’得以回归。”黄金钢举例道,在中山路的修缮过程中,工匠们无意中发现掩盖在水泥外立面背后的老字号店招字样,一点一滴掏出了“美利賓理发室”“美昇齿科诊所”等老商铺名,辅以堆塑进行复原,让这些存在于老泉州人记忆里的历史风貌重现天日。

面对禁不起大动筋骨的古街巷,省五建人同样善于“自讨苦吃”。29条街巷最宽的有7米多,最窄的不足1米,多数仅有两三米宽,施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金鱼巷一条约20米长的支巷里,两边房屋的墙体原先破败不堪。老手艺人巧妙地采用海蛎壳白灰粉刷、铜板地雕、木雕、石雕等18种闽南古建筑传统工艺进行破损修复,路面则采用历经多年踩踏而成的包浆老石板或古城建筑的门庭石板进行铺装,部分采用清水条石竖铺,提高了地面抗压能力。窄窄支巷俨然成为一处闽南建筑工艺精华的“露天博物馆”。

为民扮靓家园 百姓交口称赞

匠心修、用心建、细心做,如今,金鱼巷、中山路示范段(打锡街—涂门街)、中山中路(打锡街—钟楼)等路段已经完工,悄然变身游客网红打卡地,而29条古街巷目前也已经完成市政提升和路面铺装,花巷、古榕巷、通政巷、三朝巷、象峰巷、玉犀巷等16条街巷外立面修缮正在有序推进中。

走进200多米长的花巷,错综复杂的线路“蜘蛛网”已经入地,地面排水沟的镂空石板雕刻花、立面栏杆上的花朵造型、塑有草花与祥云瑞兽的下林巷门楼等“花元素”琳琅满目,巷道更宽了,视野更开阔了,烟火气也更足了。“我们不止修街巷,也延伸修公共空间,让市民能够看见更多好风景。”黄金钢口中的“好风景”就包括花巷46号百年老宅。在此居住了近70载的何阿婆,指着门口的一根立柱啧啧称赞。原来,老旧的石柱钢筋裸露,修缮成本、技术难度都不小,民间普通装修队的技术水平难以开展混凝土柱子置换,省五建得知何阿婆的忧虑后,以先进的设备、高超的技艺成功帮老屋换柱,并对老宅外立面、透视空间进行了清理修缮。焕然一新的花巷46号转瞬成了一道风景。

在扰民上做“减法”,在便民上做“加法”,省五建的不少创新做法同样得到了古城百姓和商家的点赞。“路面铺装过程中,因道路宽窄不一且有竖向分格线条,需切割的石材较多,我们就专门设计了一台带扬尘水处理的吸音房,工人们在里面作业即可减少噪声、震动、粉尘对周围居民和商铺的影响。”黄金钢介绍道。诸如此类,为古城保护提升量身订制的移动洗车台、移动切割机等一系列“神器”横空出世。除此之外,项目部还积极主动参与各社区组织的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慰问活动;成立了一支24小时保洁保安队,及时打扫清理骑楼、街巷地段路面,强化安全巡逻;为周边商铺、居民发放近2000张免费停车卡,搭建临时电动车停车位供群众停车的同时免费充电……

“修缮古城,更是修筑家国情怀。”这是奋斗在古城保护提升现场的省五建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大家纷纷表示,将按照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泉州金控集团的指导下,以匠心之作为“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建设贡献国企力量。(□本报记者 陈林森 通讯员 谢宜萱 陈思静)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