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井镇三乡村挖掘出建筑遗址 确为吕惠卿祠堂遗址

2021-12-08 17:12:29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

“挖掘出土石砛、柱珠、砖、瓦等建筑构件……”近日,南安市石井镇三乡村大奎自然村吕氏宗亲称,他们清理挖掘出一片轮廓清晰的建筑遗址,而这是北宋改革家、吕氏先祖吕惠卿祠堂遗址。

昨日,记者随同泉州文保专家黄真真、林德民前往探访。

空地清理出土 一批建筑构件

当天上午,石井、水头两镇吕氏宗亲带领我们走访。当地人称为“杨山”左侧的山脚下,四周民宅包围着一片空地。

当地吕氏后人说,这片空地是“祖厝地”,历来没人建筑,只用于耕种。不久前,村民开垦时意外发现“圆柱形石头”,“以前耕作时也偶有人发现陶瓷片、砖块、瓦片等。”吕氏宗亲便组织人力清理挖掘,石砛、柱珠、砖、筒瓦、陶瓷等相继出土。

空地约400平方米,堆放着几条长石砛,还有10多个柱珠,旁边的菜地发现水槽。柱珠直径四五十厘米,最高达半米左右。附近还有一口深5米、直径1.2米的水井,井壁多数由鹅卵石筑成。一些砖、筒瓦、陶瓷片保存在宗亲办公场所,其中几块砖浮雕保存完好,上面的牡丹花图案清晰。

泉州市文博研究员黄真真和泉州市博物馆原副馆长、研究员林德民说,这些石构件,柱、础合一,是典型的宋代建筑式样,一些瓷片为青釉划花篦纹碗残片,产于南宋时期,这种瓷碗在当地的东田、同安等地的窑有大量生产。

典籍记载确为吕惠卿祠堂遗址

“这是吕惠卿祠堂遗址。”吕氏宗亲介绍,他们现在村庄叫“大奎”。“大奎”是为纪念开闽吕氏八世祖吕惠卿的四世孙、南宋抗元英雄吕大奎(1227-1275年)而命名。这也是吕惠卿熙宁变法(王安石变法)失败后隐居之地,又是吕大奎读书、居住的村落,是吕姓先祖入闽后聚居和发祥地之一。

吕惠卿(1032-1111年),字吉甫,南安朴乡人(今南安水头朴兜),生于北宋天圣十年,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北宋参知政事,著名的改革家,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

《吕惠卿墓志铭》载:公祖居曾埭,徙居南安杨山之左(即大奎村),而寓家焉,意不归,而终老于其地,寿八十。乾隆丙午刻本(1786年)《吕氏大宗谱》记载:吕惠卿生八子,官至参知政事,后携眷隐居杨山,吕惠卿杨山大奎乡有祠堂基址。

据介绍,祠堂是吕惠卿逝世130多年后,吕大奎为纪念祭祀先祖吕惠卿,于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至咸淳七年(1271年)期间而建的。祠堂三进三落。

那么,吕惠卿祠堂怎么毁坏变成遗址了呢?《海都朴兜吕》记载: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吕惠卿四世孙吕大奎转任漳州知府。吕大奎在南宋垂危之际勤王举义,率兵抗元。沿海都制使蒲寿庚率知州田子真降元,杀害拒不降元、路过家门的吕大奎,史称“奎叔之难”。元朝建立政权后,吕大奎三子吕正率众坚持抗元斗争。元军多次围剿朴乡,吕姓族人隐姓埋名,流落四方,吕氏碑坊、祖坟、宗祠、吕惠卿祠堂、吕大奎故居也难逃一劫,毁于一旦。

后人将继续挖掘并加以保护

2003年,吕氏宗亲重修吕大奎祠堂。2007年,吕惠卿在水头朴兜故居重修,居中厅上方原悬挂“文献流芳”“东平故宅”(敕封吕惠卿东平郡公)、“朱后文先”(文天祥题赠,称赞吕惠卿后人吕大奎为朱熹传人)、“理学名宦”等字匾。

吕氏宗亲说,吕氏后裔遍布大陆、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吕惠卿祠堂遗存如果能保护下来,不仅是海内外吕氏后裔精神的寄托,也能与吕惠卿故居、吕大奎祠堂、杨山上的朱熹讲学处、众多摩崖石刻连成一体,成为爱国、乡土教育和旅游佳处。

吕氏宗亲们表示,接下来将请专业人员清理,看能否出土更多保存完整的建筑构件和其他物件。目前各地宗亲已开始热议,下一步要设立保护、修复吕惠卿祠堂基址的办事机构,进一步搜集吕惠卿祠堂的佐证材料,依法依规申报勘察吕惠卿祠堂基址这一珍贵的文物,积极联系各地吕惠卿后裔宗亲,力争重建吕惠卿祠堂。(□本报记者 廖培煌 通讯员 许劲松 文/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