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去世家人移风易俗 支持当地公益事业发展
2021-12-13 16:14:25 来源: 泉州晚报
0浏览 评论0条
日前,晋江东石镇平坑村88岁的老人萧招美去世。其子陈文锦、陈文旭、陈文落、陈文眉遵照母亲生前嘱托,简办丧事,并向东石镇慈善总会捐赠50万元,支持当地公益事业发展。
据了解,捐赠的50万元中,10万元定向用于支持平坑村涉老事业,其中一部分用于为村里4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慰问金200元,40万元定向捐赠给平坑村慈善基金,用于家乡公益事业发展。“我们这是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人投身到公益事业中来。”陈文落说,这次办丧事时,家里只煮了咸饭和汤,一切从简。
陈文落介绍,母亲是东石镇萧下村人,因为外公在新加坡当水手,母亲5岁时便到新加坡生活,一直到13岁才回来。1952年,母亲和父亲陈金水结婚,婚后先后生下四子一女。父亲平时走南闯北做生意,常常不在家,抚育5个孩子的重任就由母亲一个人承担。父亲后来赚了钱回家盖房子,对需要资助的邻里总是尽量帮助。
说起母亲,陈文落印象最深刻的是母亲的勤俭,母亲常常告诫他们要节俭、要惜福。陈文落的爱人黄丽云介绍,婆婆平时淘米水都舍不得直接倒掉,要先沉淀一下用来喂鸡鸭。她还是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平时家里有矿泉水瓶、纸皮、易拉罐甚至烟盒,她都一一分类放好,攒一段时间再卖掉。平时家里的旧衣服也舍不得丢掉,都要裁剪成一块一块,让工厂的工人拿去擦机台。家里出去外面吃,没有吃完的她一定会打包回来,从不会浪费。
“母亲对自己很节俭,对公益事业却很慷慨。”陈文落感叹道,老家祠堂、祖厝有需要用钱时,母亲总是慷慨解囊,前几年还捐了10万元给村里的毓德小学作为教育基金。在萧招美和陈金水的言传身教下,其子女事业有成后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多次捐资支持毓德小学、平坑教育发展促进会、平坑老人会、平坑慈善基金的发展。(记者吴志明)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居委会解决小区住户办宴无场所难题
近段时间,只要一有空,晋江灵源曾林社区紫林华苑小区业委会主任李天续总会到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现场...更多
2021-07-08 15:19:59
-
晋江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改造建设5个社区治丧
去年,晋江市对10个村(社区)治丧场所进行规范升级改造。从出台殡葬管理新规到升级村级治丧所,晋江...更多
2021-05-28 14:3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