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讲古诗词 圈粉大批年轻人

2022-03-11 10:09:23 来源: 安徽日报

0浏览 评论0

近期,一些学者在网络上讲古诗词,圈粉大批年轻人。复旦大学教授骆玉明自今年1月上线B站的诗词课视频已获得50万次点击量,南开大学教授叶嘉莹的《中华诗词之美》系列视频有5000多条弹幕评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在抖音的授课视频仅留言就有3500多条。

网络上讲古诗词 圈粉大批年轻人

为什么年轻人喜欢在网上“追更”古诗词讲解?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每一位中国人内心深处都富有诗意和浪漫情怀。从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代的乐府诗,再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丰厚与博大。网络不同于课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隔阂,拉近授课者与网友的关系,这天然优势让古诗词的魅力更直观地展现。叶嘉莹教授的古诗词讲座开场时,网友耳边响起悠扬的《渔舟唱晚》,一幅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她讲解不同内容,音乐和画面也在不断变化,中国古典元素与现代科技巧妙结合,带给网友愉悦的审美体验和强烈的情感共鸣。

通过网络学习古诗词,不仅能感受到艺术美,而且能从名家的阅历和积淀中汲取更多的知识智慧。讲课者大多学养深厚、治学严谨、知识广博、见解不凡,保证了古代文化传播的专业、准确和严谨。以简单通俗、幽默风趣的方式讲解诗词,加深了网友对诗词的理解和兴趣。骆玉明教授从《春江花月夜》中“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幽静画面谈起,聊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个短暂的过程,人和世界是有关联的”等哲学感悟,给人以深刻启发。

在线“追更”虽好,但需走深走实。诗人不仅是生活中的观察者,更是美的缔造者。诗词的语言凝练精辟,情感抒发很多都通过形象思维,不反复朗读、咀嚼回味,很难体悟其中的意蕴和深意。我们也看到,网络上还有大量普及式的几分钟诗词讲解视频,只流于表面的阐述,无法展现古诗词的哲学意味、审美意象、人格意喻。使用网络但不能依赖网络,警惕只有感官愉悦但无深入思考的学习假象,从碎片化的知识获取方式转向主动、深入、全面地汲取文化精华,才能真正提高古诗词学习领悟能力,向诗情更深处漫溯。(记者 韩小乔)

标签: 古诗词讲解 诗意情怀 中华文化 文化精华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