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法学院走出人才培养新路 打造法学质量提升模式

2022-05-17 13:45:09 来源: 安徽日报

0浏览 评论0

设置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课程,授课中引入真实案例,通过模拟庭辩、听证、会见当事人,让学生亲身经历案件从着手到解决的全过程,最大程度上还原实践中的复杂情况,这是安徽大学法学院近年来在人才培养中走出的一条新路。

“在多次模拟实战培训中,我学会了如何在海量的文献资料中抓住精髓、明晰思路;学会了如何面对合议庭的提问,在紧张而有限的时间里迅速、有逻辑地表达观点。法学逐渐不再是抽象的,具化为鲜活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安徽大学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彭亦霖说。经过扎实训练,她本科阶段先后在国际级、国家级模拟法庭大赛中脱颖而出,已被推免至上海交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014年以来,安徽大学法学院将实践教学全面融入到培养体系之中,主动谋求与法治实务部门合作,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壁垒,着力探索“共建、共育、共享”的协同育人机制,将法律实务部门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引入高校,实现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交互,打造卓越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为服务长三角地区发展规划和“三地一区”建设发展需要,学院围绕法学高峰学科设立了“人工智能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生态法学”“长三角创新发展法治保障”四个学科方向,新培育营商环境法治化、企业合规两个学科增长点。

学院还组织教师、学生开办劳动法律中心、法律援助志愿者协会,长期无偿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近10年来提供法律咨询超过3万人次,代理法律案件超过1000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万元。公益活动也促进了教师成长成熟,“我兼任劳动仲裁员20多年,所以我在劳动法课堂上列举的很多案件都是亲身参与审理的案件,这种密切联系实际的讲授,对学生领悟相关理论有很好的帮助。”法学院教授李坤刚老师深有感触。

“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理论多是司法实践的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司法实践。”法学院院长郭志远说。其实早在2007年,该院就针对法学教育存在的教育理念单一、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开始探索“3244”法学质量提升模式,着力培养法学生铁肩担道义、铁嘴辩公正、铁笔明法理、铁腿察社情的“四铁”专业品格。目前,学院与安徽省委政法委、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等近50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共建法律援助协会、与安徽省委政法委共建安徽法治研究院、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共建检务研究基地,共建起多个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平台。

标签: 实践经验 安徽大学法学院 人工智能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