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鹤:奏响新时代的“国风雅韵”

2022-05-29 15:54:49 来源: 财讯网

0浏览 评论0

李亚鹤说越来越多年轻观众喜爱民乐,越来越多孩子学习民族器乐。这既反映当下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也缘于大众高度的文化自信。在媒介和技术不断更迭的时代,文艺工作者需要深入生活、到人民中去,不仅仅限于田间地头,还可以是更广泛的“采访地”“调查地”。

中国民乐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距今已有7800—9000年的贾湖骨笛。民乐随时代而变化,在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中不断发展与创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与时代同频、与生活共振,为人民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是中国民乐人的共同追求。如今,民乐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如何在守正创新中开拓文艺新境界,奏响新时代的“国风雅韵”?

在古老的传统中,找到创新的密码

李亚鹤了解到近年来,“国潮热”“民乐风”勃兴,越来越多年轻观众喜爱民乐,越来越多孩子学习民族器乐。这既反映当下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也缘于大众高度的文化自信。

基于这样的变化,中央民族乐团与国家大剧院联手推出第一届“国乐之春”,与国家大剧院举办7届的“中国交响乐之春”相呼应。包括中央民族乐团在内,多家在京的民乐团为观众献上高水准的演出。现在“国乐之春”收官了,许多观众还在通过多个视频平台回看,为之点赞。这次实践让我们切身感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艺术家持续探索,也需要塑造优质品牌、拓展传播平台。

李亚鹤认为传承与创新,一直烙印于民族器乐的艺术基因里,也贯穿在中央民族乐团的发展历程中。中央民族乐团注重传承,也乐于拥抱新鲜事物,老团长席强等老前辈对民乐创新都有所尝试。

在古老的传统中,我们总能找到创新的密码。因为传统和创新从来不是割裂的,传统是创新的“根”,离开了传统,创新是浮的、空的。心中有创新的种子,脚下有传统的根,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文艺工作者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为了让文艺作品更好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李亚鹤觉得文艺创作者要把自己的艺术追求与人民的文化需求统一起来,用心体察“人民之呼”,用好作品回报人民。

网络游戏“王者荣耀”云缨主题音乐《赤焰之缨》上线,很多年轻人因此关注民乐、爱上民乐。创作初期,我们做了大量“田野采风”,只不过“采风”地点在互联网,在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平台。李亚鹤说我们和年轻人处于同一个平台和语境中,通过聆听、采访、参与和观察,探索年轻人喜欢的表达方式,进而创作既能为年轻人接纳又有艺术品质的作品。通过这次实践,我理解了要赢得大众共鸣,首先要产生共情。

民乐要发展,不能保持原样不变,要不断寻找符合这个时代的创新表达。民乐工作者要运用当代表达,将传统和经典介绍给今天的受众,特别是年轻人,让他们喜欢。作为文艺创作者,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圈粉”只是第一步,“粉丝”易得,“知音”难觅,要让年轻一代真正深刻了解民乐、了解传统文化,将民乐“粉丝”发展为“知音”,路还很长。好在,我们已经坚定地走在路上。

科技与艺术融合是当下的重要趋势。近来不少艺术院团丰富线上演播的呈现方式,力图提高线上触达率、知名度、影响力。我们也一直在这条道路上摸索实践。

凭借独特的魅力和文化标识度,民乐一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媒介。我们的民乐不仅极具特色,在音准、建制以及技术上也是世界领先的。如今,面对新挑战新变化,我们仍在海外积极扩大民乐的朋友圈,努力擦亮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金名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