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 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权重
2022-07-08 09:04:49 来源: 南方教育时报
0浏览 评论0条
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下称《体育工作方案》)和《广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行动方案》(下称《美育工作方案》)。两个方案要求全省学校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美育课,配齐配强体育、美育教师,未来将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权重、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体育
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权重
到2022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超过50%;到2025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超过55%;到2035年,全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保持60%以上。《体育工作方案》对广东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出具体目标,并明确指出将增加各学段体育课时,推动实行“素质评价+统一考试”体育中考模式,逐步提高中考体育分值权重。
为实现这些目标,《体育工作方案》提出系列举措,将校内体育锻炼、竞赛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和作息时间安排,推动学校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证学生劳动时间,并对大中小学体育课时和学生课间体育活动时间提出了明确要求(见图表)。
加强体育师资方面,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向学校提供体育教学服务,聘用符合条件的教练员、退役运动员、具有体育特长的退役军人等专业人才为专(兼)职体育教师或教练(研)员。
此外,在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强化体育学科建设方面,《体育工作方案》也提出具体要求。例如,大力普及学生游泳教育,创造条件在小学开展游泳教育教学;帮助学生熟练掌握1—3项运动技能;高校完成一批高水平体育理论和实践研究,重点培育1—2个体育学科,争取进入全国前列。
•小学
每天1节体育课
•初中
每周4—5节体育课
•高中阶段
每周3—5节体育课
(各地级以上市中小学校试行)
•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试行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
•逐步实现高校所有阶段开设体育课程
•中小学校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安排不少于40分钟的课外体育锻炼
•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
美育
探索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改革
《美育工作方案》明确,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涵盖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学前教育阶段开展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在开好现有音乐、美术、书法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舞蹈、戏剧、影视等课程。
为提升美育教育水平,广东对大中小学各个学段美育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将艺术课程纳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高等教育阶段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评价改革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为推动学校美育发展,广东提出,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全面实施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初、高中学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创新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推进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艺术展演等计入公共艺术课程成绩,鼓励跨校选修公共艺术课程并实施学分互认。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