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越冬归来的候鸟陆续抵京,3月中旬或迎来高峰期
2022-02-23 23:16:34 来源: 新京报
0浏览 评论0条
从2月15日起,留在延庆官厅水库过冬的灰鹤起降频繁,略显“躁动”,这些类似某种欢迎仪式的交互肢体语言,让经验老到的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明白,迁徙北上的候鸟要来了。
去年冬天,受风雪和寒流天气影响,畏寒的候鸟落脚北京,来去匆匆,作为候鸟迁徙重要驿站之一的北京没有迎来候鸟过境的高峰期。如今,大部分从长江以南开始往北迁徙的候鸟陆续抵达北京,离开越冬地,回归繁殖地。
灰鹤飞越八达岭长城。受访者供图
根据近日延庆地区等相关站点的迁徙候鸟观测情况,李理预测,今年3月中旬或将迎来此批回家候鸟的高峰期。
“紧急迫降”的候鸟在冰面上“坐屁墩儿”
2月18日中午,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队员在八达岭长城上空相继监测到两群以灰鹤为主迁徙归来的候鸟,往它们熟悉的官厅水库栖息地降落。灰鹤类候鸟较为健壮,飞行速度较快,一般情况下,要比其他雁鸭类候鸟提前到达北京。
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队员们巡护检测候鸟。受访者供图
2月23日上午,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队员们在监测时发现,一部分迁徙回来的大天鹅和灰鹤降落在离官厅水库不远的农田里。“地里头有很多草籽,也就是野草的种子,还有些没收割干净的庄稼,比如玉米豆。候鸟通过觅食来补充能量。”李理告诉记者。
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正旺此前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整个东部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这条候鸟迁徙路线上,迁徙的候鸟种类多,数量也大。
北京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向华北地区的过渡地带,自然也就成为许多候鸟春秋两季迁徙的必经之路。不同的候鸟种群会选择不同的栖息地,而湿地是候鸟过境北京的重要栖息地。
李理说,“不光是官厅水库片区,像密云水库、怀柔水库、怀九河这些地方也陆陆续续出现了迁徙归来的候鸟,所以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要文明观鸟。”
豆雁。受访者供图
在巡护监测过程中,李理和队友们除了要仔细观测候鸟群外,还得特别留意候鸟栖息地的周围环境。在水库的滩涂处,他们要排查可能会出现的捕鸟夹子和套子,以及摩托车和三轮车的车辙痕迹。若发现了被铁丝拴住或套住的鸟,他们将采取措施,保证受伤鸟类的安全。
实际上,在保护候鸟这一方面,张正旺也曾表示,要加强栖息地的保护,让来京的候鸟有更多的选择,扩展它们的生存空间。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张磊 校对 杨许丽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