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院士李小文:茶杯里装酒,演讲误被当农民,发明顶尖遥感技术
2022-02-28 06:29:59 来源: 故人游说
0浏览 评论0条
布鞋院士李小文
2014年4月18日,一张67岁老人的照片刚被上传至人人网就瞬间走红。
照片里的老人花白头发,蓄着胡须,一身黑衣,没有穿袜子的脚上穿着一双家常布鞋。他翘着二郎腿坐在桌子后面,正在念发言稿。
如果忽略掉周围的背景,只看这个人,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刚刚脱离贫困线的农民在宣读感谢信。
可他身边的发言牌上分明写着“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字样。
这种强烈的反差瞬间引起网友的兴趣,大家纷纷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这位老人的名字。而他在科学网上开设的微博点击量超过400万次,冲上一周热门博客榜首位。
随着人们对他了解的加深,他的传奇人生也一点点被扒出来。
他常年穿40元一双的布鞋,却把120万科研奖金捐献给母校。他一生淡泊名利,却免费为华为代言。
他一天能喝一斤二锅头。可比这更厉害的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他是中国遥感之父,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填补了我国在遥感技术几何光学领域的空白。
他就是有“扫地僧”之称的布鞋院士——李小文。
李小文
李小文的传奇是从1947年开始的。
祖籍安徽贵池的他出生在四川自贡的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做工程师的父亲和从事会计工作的母亲使得李小文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之中。
但是父母亲太过忙碌,所以,4岁的李小文就被送进学校的大门。
在学校里,李小文属于那种让人又爱又恨的孩子。
他明明有足够的聪明才智,却偏偏不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之后,他总是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读“闲书”上,个子还不高就早早给自己挣下一副眼镜。
考试就更夸张了。明明试卷上的题目都会做,可李小文每一次的考试成绩从来都不会比60分高多少。
时间长了,细心的老师发现,李小文做试卷是算着答的。每一次,当他计算着可以得到60分之后,李小文就会马上交卷离开。即使没有办法提前交卷,他也不肯在试卷上再多写一个字。
当老师好奇地询问原因时,他的回答居然是:“我不想把时间都浪费在考好成绩上。”
“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成了李小文考试的座右铭,他是切切实实地把这一座右铭贯彻到中学毕业的。
李小文
到了初中,李小文又开始热衷于“闯祸”。家里的旧物件、同学不要的坏文具都会被他拆得七零八落。
他甚至在自己的房间里专门给自己开辟了“实验室”。没有作业、又不看闲书的时候,他总是在自己的小实验室里专注地摆弄着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零件。
1963年,16岁的李小文考取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进入大学之后,李小文虽然不再像之前那么招人恨,但他还是洒脱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除了必须完成的课业,他把读闲书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学校图书馆成为他最爱去的地方。
李小文
二十上下的年轻人总是意气风发、血气方刚的,一直率性而为的李小文更是如此。
读书的过程中,如果不同意书中的观点,李小文就会毫不客气地怼回去。
其实,单从学术的角度来看,这并没有什么问题。所以,李小文从来没有想过他的“仗义执言”会给自己惹来多大的麻烦。
一次在图书馆读书,李小文看到《评海瑞罢官》这篇文章。由于不甚赞同作者的观点,他就写了一篇驳斥的文章寄到光明日报社。
彼时的李小文还不知道,自己将为这篇文章付出怎样的代价。
李小文
后来因为受到小人的污蔑,李小文从城市来到农村工作。
农村和城市的生活条件简直是天差地别,这样的事情搁在谁身上都够闹心的。李小文自然也不例外。
但李小文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被这小小的苦难打垮?
相反地,他很快就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寻找到自己的坐标。那个时候,李小文白天下地劳动,晚上看书,闲暇的时候就去摆弄村子里的机械设备。
一个话匣子、一台柴油机都可以让他研究很长时间。慢慢地,枯燥劳碌的农村生活愣是被李小文过成了实操课。
也是凭着这样练出来的机修手艺,李小文来到一家无线电厂当起了技术员。
李小文
1977年,国家宣布恢复高考制度。
一直低调的李小文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决定——考研。
消息传开,整个无线电厂炸了锅。
有人觉得,李小文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还要去考研,是看书看坏了脑子。
有人则认为,像李小文这样还想要考研,纯粹是异想天开。
只有少数人对李小文的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这其中就包括李贤文所在无线电厂的支部书记。
李小文
1978年,李小文顺利考取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二部。他以自己的实力堵住了悠悠众口。一年后,他远渡重洋,走进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地理系。那一年他32岁。
从此,李小文开启长达6年的异国求学之旅。
80年代的美国与国内相比肯定繁华热闹许多,但这与身处其中的李小文好像并没有什么关系。他的生活里永远就只有两个主题:研究和读书。
对待科学知识,他严谨、细致,但仍旧不肯在考试上多花一点儿精力和时间。
在李小文的眼里,分数只是进入一所大学的敲门砖,根本没有必要为了它放弃更有价值的东西。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除了做研究,李小文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阅读上。
圣巴巴拉分校的图书馆里有一层专门用来存放东方小说。那里简直成了李小文的第二宿舍。
每一次去图书馆,李小文都拉着旅行箱,还回去一大摞书的同时,再借走一大摞书。
日子就在这样的单调与繁忙中走过。李小文先后获得地理学硕士、地理学博士以及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硕士三个学位。
与此同时,他也在学术上取得不可小觑的成就。
他创建的植被二向性反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成功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里程碑系列”,被学术界冠以“20世纪定量光学遥感的里程碑”之名。
与他共同建立模型的艾伦·斯特拉勒比承认:“大多数时候,我只是李的发言人!”
能让同为科学家的合作者说出这样的话,李小文在学术上的造诣可见一斑。
李小文
而面对加利福尼亚大学开出的优厚待遇,学有所成的李小文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
那个时候,中国的遥感技术领域还是一片荒漠。但这也挡不住李小文为国报效的决心。
标签: 遥感技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