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20项无障碍科研成果出炉!1000套视障辅助设备服务北京冬残奥会
2022-03-03 20:40:24 来源: 人民资讯
0浏览 评论0条
本文转自:1039调查团
为了让听障、视障、行动不便人士“听得见,看得见,走得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北京邮电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究所等10家单位,历时33个月共同完成了120多项无障碍便捷智慧生活服务科研成果。据了解,1000套视障辅助设备将服务冬残奥会。
科研人员佩戴演示视野补偿眼镜/记者拍摄
科研人员: 可能我前面的视野看不全,我能看到的是我右上角的位置,我就可以按这个控制器去调整一下,把图像给它移动到我的视野右上角......
外形类似墨镜,搭配一个掌心大小的便携控制器,科研人员正在佩戴演示的就是一款视野补偿眼镜。它不仅能帮助视障朋友拥有完整视野,还能调节大小远近。北京邮电大学副院长马占宇介绍:
马占宇:因为视障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群是在视野中会出现黑色的区域或者斑点,视野不是完全通透的,存在部分被遮挡的情况。我们研制的这款眼镜能够把它全视野画面移动到他视野中能够看清晰的区域。我们对设备的要求是性能要好、重量要轻,还要保护隐私,也就是说不能像戴上一个巨大的头盔,大家一看就知道这个使用者有某方面的缺陷。
视障辅助设备/记者拍摄
马占宇表示,团队共研发了三款四种功能的视障辅助眼镜产品。冬残奥会期间,将投入1000套视障辅助设备服务视障人士。
马占宇:四种功能分别是设计辅助路线进行出行引导;帮助色弱、色盲人士最大程度上恢复他对颜色的体验,实现五彩观赛;目标的检测跟踪,例如车辆、行人、一些障碍物的检测识别,以帮助视障人士能够及时规避,起到辅助判断和保护的作用;另外对冬奥的标志、纪念品识别,让视障人士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所有的眼镜产品功能都是通过语音来实时反馈的,一共做了三款,合计1000套来服务冬奥会和冬残奥会。
视障辅助设备助力“五彩观赛”/北京邮电大学供图
同时,包含人员感应装置、移动呼叫终端、无障碍车位地锁等在内的四类智能终端也已完成冬残奥会转换,预计服务对象500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数字工作部部长梁楠介绍:
梁楠:无障碍的卫生间、运动员餐厅、健身中心、医疗中心是冬奥村和冬残奥村里面运动员最关心的几处公共空间,人员感应装置能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获得人流信息。目前人员感应装置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已经使用了,其余的比如共享设施定位、呼叫终端一卡通、无障碍车位地锁,将在赛后人才公寓园区的运行机制下使用。
冬残奥村无障碍便捷智能管理平台/北建院供图
标签: 辅助设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