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云跑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王苏、奚美娟、辛丽丽:建议在演出场所为残疾人开设无障碍专区
2022-03-06 20:03:08 来源: 中国小康网
0浏览 评论0条
中国小康网3月5日讯记者殷云今年全国两会,关注残障人士的权益保护以及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议题之一。怎样满足残疾人对文化艺术的追求,如何让“有碍”的演出场所变得“有爱”,也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苏、奚美娟、辛丽丽联名向大会提交提案,在演出场所为残疾人开设无障碍专区。
从左到右依次为:全国政协委员辛丽丽、奚美娟、王苏
王苏发现,尽管目前有些影院设有无障碍专场,但这依然无法满足残疾人的精神需求。“一来是专场频次较低,二来是残疾人同样有和家人、朋友一同观看演出的社交需求。”在王苏看来,在演出场所开设无障碍专区的举措将惠泽到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灵世界,引领社会人文关怀的高度。
为此,王苏和奚美娟建议,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先行试点演出场所的“无障碍专区”。演出场所的“无障碍专区”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无障碍设施,容纳一定数量的残疾人观摩戏剧或者电影。同时,政府对于设立此区域的剧场或者电影院予以支持和一定的政策扶助。未来试点形成经验和联动化操作模式后,可考虑慢慢在全国其他城市铺开;在试点剧场常态化开设(每周一至二次)无障碍电影的播放,以及戏剧、话剧、音乐剧的无障碍专场。
同时,对于视障和听障人士,艺术场所也可以在“无障碍”方向有所突破。
对于视障人士,可以通过佩戴耳返设备,即通过耳返设备里的同声传译的“口说影像”来“听电影”、“听戏剧”。而相关内容可提前由专业解说人提前录制,通过现场客观生动的解说+表演演员的声音演绎,使得盲人观众也可以完整立体地“观摩”戏剧。
对于听障人士的欣赏需求,可在规定的区域摆放一个视频播放机器,或者邀请一位手语示范者用手语在现场示范,这样听障人士就可以通过手语辅助,完整地理解戏剧或者影片。
同时,王苏、奚美娟、辛丽丽委员联名提议,最大限度开发剧场以及影剧院的局部空间,合理筹划无障碍模式的引入。同时联合艺术高校形成语言类人才引进和解说词配音、口说影像、手语翻译等工种的导入。创建全国乃至国际具有引领性的无障碍剧+影观摩的精细化模式,使“残健同融”的建设步伐,迈得更加扎实和稳健。
标签: 全国政协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全国政协委员王丽萍:建议旧口罩纳入垃圾分类管理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废旧口罩数量激增,如处理方式不当,有造成环境污染、病毒传播的隐患。全国政协...更多
2022-03-06 05:28:05
-
全国政协委员刘广:打造东北抗联国家文化公园
如何发掘好、利用好丰富的红色文物和文化资源,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更多
2022-03-04 16: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