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筑牢“红色屏障”!市北区整合750余家“红色合伙人”资源力量,发动3560余名志愿者奋战防疫一线
2022-03-16 08:09:53 来源: 半岛新闻客户端
0浏览 评论0条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笑笑
为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屏障”,连日来,市北区充分调动机关下沉干部、街道社区、楼组长、党员骨干、志愿者的积极性。整合750余家“红色合伙人”资源力量,发动3560余名志愿者在一线开展秩序引导、信息登记等工作。依托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组织医务工作者、社区民警、网格员开展党群连心服务活动,做好组织发动、物资配送、扶老助弱等工作。
疫情防控筑牢“红色屏障”!市北区整合750余家“红色合伙人”资源力量,发动3560余名志愿者奋战防疫一线
在本次全员核酸检测中,市北区延安路街道第一时间成立流动检测小分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上门服务,上门为需要的人做核酸检测。结合前期入户筛查登记的情况,各社区制定了采样路线计划。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们全副武装,带着核酸采样的器材和工具,穿梭在各居民楼之间,上门为出不了门的特殊群体做核酸检测,守护生命健康。每到一户,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地进行信息登记、核酸采样以及消毒工作。临走前,工作人员还会贴心叮嘱居民注意日常防护和家庭消毒。
在结束了当日核酸检测点密集的采样工作后,医护工作者又立即参与到松江路社区开展入户流动检测。医护人员不停的上楼下楼,为有需要的不方便出门的群众挨家挨户地做核酸检测,重复着登记、采样、消毒的动作。虽然厚重的防护服让步伐变得越来越沉重,防护服和口罩内密密的汗珠也一道道地往下淌,但大家都不觉得累,坐在路边稍休片刻就又投入工作中。
“真是太感谢了,感谢对我们的关爱。”在明霞路社区,有位老人需要上门做核酸,但由于医护人员去的时候孩子不在家,自己开不了门,工作人员记挂在心上,在结束其他上门服务后再次回到这家,在子女的陪同下,终于为老人做好了核酸检测。老人和家属连连道谢。
延安路街道地处老城区,老年人多,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居民多数也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在核酸检测中,以姜士发为代表的网格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着支部的党员和楼院骨干们在疫情防控一线,为居民提供宣传引导、秩序维护、防控知识科普等志愿服务。在志愿者们的努力下,现场秩序井然。
“街道广大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携手共进退,在抗击疫情中砥砺了作风、历练了能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以党建引领,为打好打赢疫情处置这场硬仗贡献更大力量!”延安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张绍成介绍说。
市北区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金峰主动报名来到市北区浮山新区街道同兴路社区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为了疫情能安全度过,我们要逐一到户,一户也不能落下,昨天我通知了4栋楼。”今年68岁的李起珍是万科紫台小区10号楼的业主,疫情发生以后,李起珍立即响应,在小区做起了志愿者……
在检测过程中,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感动了群众。有的居民特意拎着家里的暖瓶来到现场,送来了带着温暖情谊的热水。有的居民特意到核酸检测点附近,为工作人员唱一首感谢的歌曲。有的居民主动帮着维持秩序,成为了志愿者的一员。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和参与度进一步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之花在疫情中绽放出别样色彩。
标签:
[责任编辑:]
泉州民间传统风俗:中秋节拾瓦片烧塔仔 共赏江天月
让木偶走进寻常百姓家 给木偶行业带来新希望
高安镇坪水村特色村寨 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并存
古代“储钱罐”--元代陶扑满 出土弥足珍贵陶扑满
规范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 使用办法即将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