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00后”开始立遗嘱,虚拟财产被纳入遗产范围

2022-03-23 07:28:16 来源: 潇湘晨报

0浏览 评论0

一名来自广州的“90后”正在立遗嘱蔡敏婕摄

中华遗嘱库21日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该白皮书首次公布”00后“立遗嘱的登记数据。中华遗嘱库广东第一服务中心主任李欣悦表示,近年来,立遗嘱趋向年轻化。“00后”“90后”把微信、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纳入遗嘱制定是其突出特征。“年轻人订立遗嘱的原因有许多,超过一半人会认为: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太遗憾。”李欣悦说。

据悉,启动9年来,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设立了60余个服务中心。截至2021年底,中华遗嘱库已向社会提供遗嘱咨询近31.5万人次,登记保管了22万余份遗嘱,目前已生效遗嘱共计4707份。从数据上看,遗嘱人不断趋向年轻化,立遗嘱人群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68.59岁。

根据中华遗嘱库今年首次公布的“00后”遗嘱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根据分析,“00后”人群立遗嘱主要处分的财产以“银行存款”“虚拟财产”为主。

白皮书显示,与其它年龄段的人群不同的是,“90后”“00后”的遗嘱中处理财产表现更丰富,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90后”“0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

据李欣悦介绍,QQ、微信等虚拟遗产对于立遗嘱者而言,更多的是起到情感维系的作用,“在他们逝世后,家人可以运作他们的社交账号”。

年仅21岁的王先生表示,此前看到一个新闻说丈夫去世了,银行卡里的存款无人知道,无法取出来存款,其妻子挨个银行去查询是否还有存款,他第一时间想到如果换作是自己,家人会怎么办?

因此,王先生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将“立遗嘱”这件事纳入到自己的规划中,用立遗嘱的方式,确保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在自己某天突然去世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被家人取出来。

李欣悦称,办理遗嘱的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这种对生死态度的转变,恰恰是一种理性的态度,立遗嘱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他们在订立遗嘱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针对为何“00后”立遗嘱人中97.7%涉及银行存款,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00后”立遗嘱的人群,年龄普遍在18至20周岁间,他们基本上是大学在读生,有部分刚刚踏入社会工作不久。

据统计,”80后“的遗嘱保管数量五年间增长近13倍。从数据上来看,“80后”的财产以房产为主,存款为次。

据了解,中华遗嘱库是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3月21日共同发起主办的公益项目。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免费办理遗嘱登记、遗嘱保管等服务,每份入库的遗嘱还可以通过免费的录音录像、人脸识别、专业见证、保密保管、司法备案等程序,确保遗嘱的效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举报/反馈

标签: 遗产范围 虚拟财产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