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春风暖人间静宁涌动“雷锋”潮
2022-03-23 15:58:40 来源: 静宁发布
0浏览 评论0条
用爱心传承文明,用真情奉献社会。3月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月”,静宁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面向全县广大群众和志愿者发出倡议,举行“弘扬雷锋精神·聚力文明实践·共享美好生活”暨“创城有我·文明同行”学雷锋主题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助力静宁县文明城市创建。
让公益爱心成为最强暖流
“助人自助,乐人乐己”是志愿者共同的情怀。
3月4日,静宁县福利院里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氛围。志愿者走进福利院手工制作室,一边和老人们画画图色,一边愉快地聊着天,其乐融融。
老人陈方方感慨地说道:“我本来是个五保户,以前孤苦伶仃的,感觉日子没有盼头。现如今来到了福利院,衣食无忧,还有人嘘寒问暖的,这些穿着红马甲的娃娃们经常来和我聊天,给我们带着好吃的,还帮着干些日常杂活,日子一天天过的快得很,我很满足。”
据福利院院长席鹏飞介绍,自三月初,社会各界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带着慰问品来福利院看望老人,与他们拉家常、作手工,帮他们整理床铺、理发、修剪指甲,让老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大家庭对他们的关爱和温暖。
志愿汇聚力量,服务温暖人心。据悉,公益爱心志愿者在静宁县特殊教育学校,现场向76名特殊儿童发放价值8700元的文具、洗漱包等学习生活用品,向特殊教育学校捐赠教育资金10000元,并与全体特教师生进行互动游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温暖。
“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这是志愿者的座右铭。
静宁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在广场、公园等地,利用设置宣传台、摆放宣传展牌、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向市民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知识;现场招募志愿者,倡导、鼓励更多市民加入到生命传递的爱心队伍中来,为挽救生命贡献力量。利用人体模型进行心肺复苏、气道梗阻模拟演练,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并参与现场操作。
志愿者杨天需现场模拟演练后,感慨道:“多举行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广大市民学到许多有用的急救知识,今后生活中遇到类似于这样的突发情况,就能进行有效的急救,赢得抢救时间。”
把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三月好时节,春耕正当时。静宁县的苹果园里一派繁忙景象,身着“红马甲”的科技科普志愿者李东平正在给城川镇果农们“手把手”讲授春季果园管理技术要点,从整形修剪、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的开展林果实用技术培训、指导,果农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就自身务果管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踊跃向技术人员提问,培训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来“取经”的果农们纷纷表示,专家就是不一样,讲得科学又实用,开阔了眼界、学习了技术,也坚定了运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为切实打通农户科学种植的“最后一公里”,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立春以来,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为当地果农“传经送宝”,解决农户在果园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为确保果产业提质增效奠定良好的基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3月8日,静宁县余湾乡政府会议室举行了一场特别的开班仪式。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实达职业培训基地的志愿者们参与组织了2022年第一期“静宁果农”劳务品牌培训班,进一步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培养乡村振兴果产业人才。
“本次培训为期7天,我校特邀具有“农艺师”资质的志愿者王国庆、李建明两位专家老师负责理论及实践教学,通过培训让学员掌握目前苹果标准化生产和果园管理等相关知识,同时也为本次‘静宁果农’劳务品牌培训暨乡村振兴技能大赛做铺垫。”实达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李雪峰说道。
进门是培训课堂,出门是实践基地,接受理论培训之后进入田间地头和专家老师面对面、手把手进行实践操作。静宁县正全力打造“静宁果农”劳务品牌,切实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静宁苹果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据了解,为了让志愿服务效果更持久,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紧紧围绕牛、果、劳等富民产业发展新需求,以开展“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学雷锋纪念日”、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农技专家、乡土人才、致富能手、农业科技明白人等加入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流动式、分众化技术培训指导,着力提升广大群众增收致富技能,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将文明健康植入群众生活
雷锋月,“雷锋故事”广为传播,“雷锋元素”随处可见。文明交通、环境美化、健康医疗等各类文明实践志愿者走上街头巷陌,疏导交通、引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投身背街小巷、小区楼院清洁打扫、示范垃圾分类,行走在公园广场、孤寡老人家中,为群众测量体温、开展义诊……
志愿者韩健在参加完“卫生清洁行动”后表示,今年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需要千千万万的“雷锋”和无处不在的雷锋精神。接下来,他要和创城办的同志们一起带领更多的志愿者开展家庭关爱、社会救助、环境美化等各式各样有温度、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助力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月处处荡春风,雷锋精神代代传。
为践行雷锋精神,践行榜样力量,静宁县城关小学开展了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少先队员们走上街头清扫路面、捡拾垃圾,对校园周边街道卫生进行了彻底清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新时代雷锋精神,践行了劳动之美。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留心小事,处处为他人着想,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行动中发扬光大。”静宁县城关小学六年级学生张亚烜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
近年来,静宁县通过一系列的方式举措,让志愿服务项目精细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让志愿服务更精准、更合群众“胃口”。雷锋精神已经融入这个城市的肌理和血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引导着全县干部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共同营造传递友爱、共襄善举、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内化为砥砺奋进、赶超发展的磅礴力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静宁,学雷锋志愿者正在“潮”起来、“靓”起来,1.6万余名学雷锋志愿者正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