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退休金引起热议,工人可以领退休金,农民可以领“公粮金”吗

2022-03-24 17:57:32 来源: 左史右经

0浏览 评论0

大多数人辛苦忙碌了大半辈子,就是期盼着退休时间的到来。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渐加重,国家也做出相关政策的调整,为了社会生产发展不会出现空档期,针对人们退休的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从正常的55岁退休年龄更改为60岁才能退休。

因此,关于退休的话题再次引发热议,不仅对退休的相关制度细节进行了一番争论,同时也将目光望向退休金的变化。在知晓退休年龄有所变动时,不少人也提出过疑问:“延迟5年退休是否也将意味着要多工作5年,同时也会少拿5年的退休金?”

为了让人们在辛苦工作后能够安享晚年,近期国家的养老金也有所上涨,大约涨幅在5%左右,具体涨幅也因所在城市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江苏地区,一般退休金涨幅大约5.5%左右,但事业单位的涨幅相对会低一些,不超过4%。

退休金的调整令不少老年人欣喜不已,毕竟这与他们养老生活的品质息息相关,从退休后,养老金也将成为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但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退休金发放还有这样的争议。

众所周知,职工每个月的工资薪酬都会有一部分是用于缴纳社保,保障退休后的福利基金,一般来说退休后能够领取多少退休金也与所缴纳的社保息息相关,但是与此同时,农民工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是否也能领取到退休金呢?此前提过的“公粮金”又是怎么算的?

事实上,大多数人还是赞同给农民群体制定相关退休保障制度的,自小就深受粮食得来不易的教育,大家都知晓农民们的辛苦,同时他们也为我们日常的粮食供应下了不少苦心,到了退休年龄也该好好享个晚年。

但同时,也有人对此提出疑虑,既然要成立农民退休保障制度,日常也不需要缴纳社保,最后发放时保障金又从何而来?难道与正常职工缴纳的保障金共用同一资金池吗?可实际上,农民们也曾缴纳过“公粮”。

在2006年之前,我国农民群体一直坚持缴纳“公粮”,每年他们都会进行两次缴纳,分别在夏秋季节,而这也都是丰收的最佳时机。每到那时候,就常见到农民们起早贪黑地忙碌身影,他们会特意选择大清早的时间,因为那时候是一天较为凉爽的时候,尤其是在夏季,若是在白天烈日当头下收割,那无论男女老少,身体都是吃不消的。

而且那时候的科技不像如今的先进,并没有机器可以协助收割,人们只能用人力进行粮食收割,这过程的艰辛可想而知。而缴纳的“公粮”也是根据每家每户的人头数来定的,除了数量要求以外,对质量也会有所要求,并不是随随便便上交完便了事,要求所上交的“公粮”必须做到稻谷无叶,谷物无虫。倘若没有及时缴纳“公粮”,甚至还会影响到家里孩子的上学问题。

尽管要求多多,但农民们始终按时按点地上交优质“公粮”,也不曾听到过半句怨言,一直到2006年,国家为了减轻农民们的负担,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最后决定取消农业税收,这时农民们的生活压力才稍微缓和些,可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生活的压力依旧巨大。

由此可见,农民们其实也是一直在默默地付出,勤勤恳恳遵守规则,按时上交“公粮”,虽然他们并没有缴纳社保,但这样的形式其实与缴纳社保也算雷同,只是转换成了农业税收的形式。

而今,当年缴纳“公粮”的这部分农民们大多也到了退休年龄,可对他们来说,退休后的日子似乎也更加艰苦,对此国家也引起了重视,特地推出新农保政策,目的就是为了给这部分农民老年群体提供一份保障。

再后来,又出现了公粮金抵养老金的说法,针对当年缴纳公粮的那部分农民群体每月发放一定的补贴金额,但具体标准政策并没有明确表示这一说法,最后公粮金的说法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总结:

民生问题一直都是我国重视的话题,其实从实质性上讲,“公粮金”和“养老金”并不能混为一谈,起初农民之所以需要交纳“公粮”大多相当于征用土地时付给国家的费用,与交纳社保还是有点不同。但农民养老始终还是国家所关心的话题之一,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完善出更完整的农保政策,让农民们也能安享晚年。

今日话题:农民退休金引起热议,工人可以领退休金,农民可以领“公粮金”吗

标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