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2022-03-28 22:41:55 来源: 爱都小语
0浏览 评论0条
作者:爱都小语
居家隔离的日子,心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烦躁,无聊地翻看着日历,马上就到清明节了。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许是年岁长了的缘故,触景特别容易生情,越来越喜欢回忆往事。
每到清明节,都会想起过世的奶奶、姥爷、姑姑。想姑姑的时候,心会更痛一些。
姑姑去世,让我感觉特别意外,对我的打击也最大。那时候,我就想,死,对活着的人是很大的事儿,对于死人来说,真的很容易。
姑姑去世的时候,只有六十岁。她下午四点多脑出血,倒地后只说了一句“迷昏”,就再未醒来。昏迷了一周时间,姑姑就已长眠地下。
去参加姑姑的葬礼的路上,我一直默默地告诉自己,不要哭,不要给别人制造哀伤的气氛。
姐姐出来接我,看到姐姐身披重孝,神情疲惫,我的眼泪还是溢了出来。
姑姑虔诚地信佛,她的佛友们在家门口为她诵经,听着哼哼呀呀的诵经声,陡然让我心头一栗。
姑姑家门口,一个帆布搭起的灵棚,一口裱金的棺材赫然地躺在下面,棺材前面放着姑姑的遗像。
姑姑很胖,慈眉善目。看到姑姑的遗像,我一下子想起了奶奶,奶奶也是这样的眉目。
我想起奶奶去世时候,奶奶也躺在一口大棺材里,只是奶奶的棺材是紫檀色的。
奶奶去世时我还小,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和奶奶告别时,哥哥哽咽地叫我,让我再看看奶奶,我看见奶奶就像睡着了一样。
那时我还小,不知道悲伤,不知道哭。新伤旧痛,我泪如雨下。姐姐让我跪下给姑姑磕头,我恭恭敬敬地给姑姑磕了三个头。
我看见叔叔站在墙边抽泣。我们没敢让爸爸来参加葬礼,爸爸年事已高,怕他哀伤过度。
爸爸和姑姑、叔叔是亦兄亦父的感情。爷爷病逝时爸爸14岁,姑姑5岁,叔叔3岁。
奶奶是小脚女人,地主家的女儿,文弱,从小就读私塾,不谙世事。爸爸14岁便担起了养家的重任,一边读书,一边种地养家。
姑姑和叔叔是爸爸一手养大的,爸爸参加工作后,把奶奶、姑姑和叔叔从农村老家接了出来。
爸爸一直自责,他没有让姑姑叔叔好好读书,叔叔招工进大修厂当了工人,姑姑嫁人了。
姑姑嫁到了一个大家庭,四儿三女,姑父排行老三,姑父是一个泥瓦匠。姑姑结婚后,没有自己的房子,和公公婆婆、小姑小叔一起住。
姑姑的性情随奶奶,文静慈悲,她的婆婆却是一个很刁钻的人,姑姑在那个家里上敬老,下顾小,却得不到他们的一点垂怜,反而经常被刁难。
姑父一年有大半年在外打工,不知道姑姑在家受气,偶尔回来一次,反而听他的母亲挑唆,也对姑姑横挑鼻子竖挑眼。
我还模模糊糊地记得,有一次他们又欺负姑姑,把我爸气急了,爸爸去姑姑家找他们理论。
我爸爸是最温和的人,又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我们兄妹的记忆中,从来没有听见我爸说过一个脏字,从来没有凶过我们。
爸爸又怎么能对付得了那样一家人,没有办法,爸爸就给姑姑和孩子租了一间房子,姑姑也算有了自己的家。
姑姑和姑父都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有培养孩子读书的意识,他们的两儿两女都只读到初中毕业,就打工挣钱了。
姑父一个泥瓦匠,挣不了多少钱,又要养活一家六口人,姑姑的日子一直捉襟见肘。
姑姑的两个儿子结婚以后,家里已经很困难了,但是两个儿媳妇还还不满足,把孩子都放在姑姑身边养,姑姑又口挪肚攒地养着两个孙子。
烦心事太多了,姑姑也是为了寻求解脱吧,开始信佛,她信得很虔诚,一点肉都不吃,我爸很心疼,说过姑姑很多次,但是姑姑总有自己的说辞。
不知道为什么,姑姑不吃肉,反而越来越胖,而且血脂高,最终得了严重的脑出血。后来我才听人说,姑姑可能是因为豆制品吃的多,也能导致高血脂。
老话说,养女随姑,我长得最像姑姑,说话的声音都像,小时候,不知道心疼姑姑,参加工作以后,又很少回老家,和姑姑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子欲孝时亲不待,姑姑去世,是我难言的痛,也是我最大的遗憾,还没有机会孝敬姑姑,她就匆匆地走了。
又一年的清明要到了,愿我在光阴对岸的亲人们,无灾无病,衣食无忧,一切安好。
(图片来自网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爱都小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