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俄制裁打乱稀土供应链欧洲下个选择只有依赖中国

2022-03-31 16:29:29 来源: 网易新闻

0浏览 评论0

据美国新闻网站“石英财经网”(Quartz)报道,通向美国和欧洲的稀土供应链可能因为其对俄罗斯的制裁而被打乱,从而导致欧洲试图在这类关键原材料上摆脱对中国依赖的设想更难以实现。

报道截图

去年两家北美公司启动了一个项目,首先是在美国犹他州,一种名为独居石(monazite)的采矿副产品被加工成混合稀土碳酸盐。然后,这些稀土产品被运往爱沙尼亚的工厂,被分离成单独的稀土元素,然后卖给下游企业,用于生产稀土永磁体等产品。稀土永磁体可用于电动汽车和风力涡轮机等高科技产品。

稀土加工厂Silmet位于爱沙尼亚海滨小镇锡拉迈埃,由在加拿大上市的Neo公司(全称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运营,是欧洲唯一一家此类商业工厂。但据Neo公司称,虽然Silmet确实从总部位于美国的Energy Fuels公司采购混合稀土材料,但其加工所需的70%的稀土原料实际上来自俄罗斯的一家公司。

Neo公司的首席执行官(CEO)康斯坦丁·卡拉扬诺普洛斯在本月早些时候的收益电话会议上说:“不幸的是,随着乌克兰战局和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的出台,俄罗斯供应商面临着不确定性。”

尽管其供应商俄罗斯镁企索里卡姆斯克镁业(Solikamsk Magnesium Works)尚未受到西方制裁,但如果它确实受到美国和欧洲扩大的制裁,这家俄罗斯公司向Neo公司供应稀土原材料的能力将受到限制。

据卡拉扬诺普洛斯称,Neo公司目前正在与一家具有制裁专业知识的全球律师事务所合作。Neo公司还在与世界各地的“六家新兴生产商”进行对话,以研究如何使其稀土原料来源多元化。虽然美国Energy Fuels公司可以增加其对Neo公司的供应,但这取决于其获取额外独居石的能力。

“不过,Neo公司在中国也有稀土分离设施,因此对Silmet的依赖并不特别严重,”新加坡一家专注于稀土供应链管理的公司的董事托马斯·克鲁默指出。

尽管如此,由于欧美多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Neo公司的Silmet工厂的长期供应链中断将在整个欧洲产生连锁反应。

商业顾问机构伍德麦肯兹国际能源宏观研究(Wood Mackenzie)的研究总监戴维·梅里曼评论称:“如果Neo公司的生产长期受到原料短缺的影响,则从该公司购买下游稀土产品的欧洲‘消费者’可能会将目光投向中国,这是因为在分离高纯度稀土化合物方面,除了中国,几乎没有公司能替代Neo公司,尤其是考虑到有产品可供现货购买的情况。”

报道指出,根据欧盟委员会2020年的一份报告,欧洲98%至99%的稀土来自中国。尽管只占很小的份额,但俄罗斯也向欧洲提供稀土,而对俄制裁带来的干扰将迫使欧洲市场转向中国。

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稀土工业协会秘书长纳比尔·曼切里也说道:“欧洲在许多(稀土)材料上依赖俄罗斯,包括精炼材料。因此,如果制裁影响到这些供应链,短期内下一个选择只有中国。”

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澳斥巨资发展稀土业美国大肆囤积

随着俄乌战事爆发,俄与美欧相互的制裁大战愈演愈烈,而能源成了俄罗斯反制美欧的重要利器。而这也让外界看到,欧洲长期依赖俄罗斯能源的弊端。正是因为看到这种情况,美澳都警觉到,必须加速摆脱对中国产品的依赖。

江西一家照明公司员工对稀土三基色高效照明节能灯进行检测

长期以来,澳大利亚在经济上和稀有矿物上十分依赖中国,在近年来澳大利亚挑衅中国以至中澳关系恶化后,中澳经贸陷入僵化状态,这让澳大利亚受损不小。

而在稀土开发方面,澳大利亚虽有稀土,但是提炼能力极低,而中国提炼稀土的成本较低,澳大利亚就直接从中国进口,所以其稀土业也就发展得不温不火。3月15日,为了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澳政府决定投入2.4亿澳元补助相关业者,以推动澳当地稀土产业。

澳能源及减排部部长泰勒指出,中国生产的关键矿物大约占全球供应7至8成;而且中国掌握的相关供应链持续稳固。澳政府推动发展稀土产业,正是为了要打破中国主导全球关键矿物供应的局面。

澳资源部长皮特指出,欧洲有大量燃料煤和天然气是来自俄罗斯,这让欧洲陷入战略困境。对此,澳大利亚不希望重蹈覆辙,澳必须尽一切力量,打破目前供应链集中在某些地区的局面。

在获得澳政府补助的业者当中,位于澳中部的阿拉弗拉资源公司获补助金额3000万澳元。该公司总经理罗克耶表示,诺兰矿区计划是位于全世界钕镨蕴藏量最高的地点。钕镨可以用作生产超磁材料,供风力发电场和太阳能发电厂使用。他还称,诺兰矿区计划将可满足全球相关稀土需求的5%,并且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来自中国以外地区的稀土供应来源。

此外,近年生产稀土以供应电动车和美国“战斧”巡航导弹生产使用的澳大利亚矿务企业莱纳斯公司已经决定在西澳卡谷力兴建稀土提炼厂。

为了本国军工及再生能源产业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美国也在着手减少提升自己的稀土库存。今年2月,美国国防部就制定了增加钴和锂库存的计划。

美国目前只有一个稀土矿,且没有加工稀土矿物的能力,且在过去多年内,美国都在向中国频繁购买稀土。

稀土主要由17种金属组成,经过加工后,可用于电动汽车、武器和电子产品的磁铁制造。可以这么说,谁掌握了稀土,谁就具备了对高科技产业的部分主导话语权,甚至能严重影响到一个国家尖端武器的制造与生产能力。这话一点不假,要知道F-35战机、精确制导武器没有稀土谁都玩不转。而锂是制造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对于美军实现非战术车辆零排放的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稀土矿区

不过,由于世界多国对稀土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中国稀土储量大幅下降,为了避免稀土资源被掏空,中国颁布了多项出口禁令,去年还成立中国稀土集团,统一管理与规划稀土出口。

而俄乌战争,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拥有能源的重要性,资源战或是未来各国争夺的焦点。而在资源战下,稀土就成了“战略武器”。

美澳虽在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很可能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球稀土储量为1.3亿吨,中国就占了4400万吨,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而这23%的稀土资源就承担了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

近年来,由于稀土供不应求,近年来中国稀土价格处于十年高峰。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稀土价格指数在2月24日达430.97点,创十年新高。3月14日为415.23点,虽较上一交易日下降2.7点,但是自2020年4月以来,该指数从129.3点起步持续上涨,至今涨幅已超过221%。

而稀土价格上涨,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上游供给增量有限。二、下游需求景气度高。

预计2022年中国境内整体稀土开采指标约20万吨以上,年增20%左右。相对于下游爆发的需求,供给增量并不算大,境内将维持紧平衡格局。

不仅中国境内供给增量不多,而且海外新建项目短期内也难以放量。从全球供应格局来看,未来三年全球供给弹性较小,中国仍是全球稀土的供给增量来源与主导力量。

不过,中国政府近日也为稀土市场降温。中国工信部3月初已约谈中国稀土企业,要求相关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共同引导产品价格回归理性等。

标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