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危险废物是如何处理的?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2022-04-03 10:01:05 来源: 今日热点

0浏览 评论0

英国:排污许可按生产工序监管

大家都知道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因此,英国也是世界上最早面临危废处理命题的国家之一。在过去很长段时间,英国和如今的中国一样,控制工业污染实行的是排污量许可证制度。

1990年1月1日,英国颁布的新的环保法将上述制度改为按“排污工序”的许可证制度。即:将每种工业产品的生产工序进行分解,凡有排污的均需进行申报和交纳排污费。

实行这种管理方法,使环境保护部门的机构加强,国家环保部从280人增加到500人,其行政和财政也更趋独立,不再完全依靠国家拨款,而是更多依靠征收排污费。可直接颁布环保标准、指南、政策等来实现其监管职能,让企业乖乖依法依规处理好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的产生从源头上得到了有效控制,危险废物的处理过程得到了强有力的监管,把产废者违法处理的念想扼杀在萌芽阶段。

美国:对不同产废者分类授权

在另一个世界强国,美国环保局早在1985年就完成了“国家小量危险废物生产者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正式实施了危废的分级管理,将危废生产者分为三类:大数量生产者、小数量生产者、有条件豁免小量生产者。

到了1995年,美国环保局在对人体和生态受体进行多路径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了《危险废物鉴别法规》(HWIR)。该法规一是对危险废物“鉴别过程”作出许多创新性的规定,制定了“混合”(包括“废水处理”)“衍生”、“包含”原则,使得一些危险组分较低的危废得以豁免;二是通过名录中列出的危险废物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化学物质,建立HWIR豁免化学品清单,然后通过多介质、多路径、多受体风险评价模型(3MRA)建立低风险废物豁免标准。

不论是名录中的,还是混合产生的,或者是危险特性确定的危险废物,只要它的危险特性低于豁免标准,即可豁免。

其豁免、排除管理共分5种类型:(1)类别排除;(2)小量生产者有条件豁免;(3)低风险豁免;(4)混合和衍生条件下的豁免;(5)废物产生源个体豁免。

德国:厂商负责危废包装桶清洗回收

在中国,承装危废的包装桶回收利用一直是难以落实的“老大难”问题,不仅影响了产废者的正常生产经营,也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每年因处理不当而遭殃的各类人群不计其数。

相比之下,欧盟各国的化工包装桶的清洗管理和回收利用水平虽然并不一致,但其中以德国的“上下游联动”治理原则最具代表性。据了解,目前德国政府的规定是:桶的生产者要参与回收清洁;桶的使用者即原料生产厂要向下游客户提供桶的清洗券以及相关的清洗方法;下游客户需要将使用后的桶送到指定清洗点清洗回收。如此一来,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与监督管理,德国危废包装桶的清洗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回收利用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标签: 如何处理 危险废物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