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个柬埔寨孩子,骑着中国二手共享单车求学改命

2022-04-08 20:21:53 来源: 财经故事荟

0浏览 评论0

采写/财经故事荟

那辆经过维修、清洗、翻新的单车,和其他999辆单车一起,被装进位于上海港口的集装箱,从太平洋边缘海域的东海进船入水,一路向南,穿越南海和泰国湾,停靠到柬埔寨西努哈克港口,通常要耗费漫长的10天,甚至更久一些。

一周之后,它从西努哈克港一路向北,成为了柬埔寨茶胶省农村女学生雅妮丝的珍贵礼物。

雅妮丝早就需要一辆单车了——某种程度上,它是改变雅妮丝命运的支点。

以往,步行从家到学校,雅妮丝往返需要两三个小时。到了农忙季节,要帮家里干活的雅妮丝,就不得不缺课。

尽管雅妮丝深知,读书于她是唯一的出路,但长期的缺课,导致她的成绩一直在恶化。

而一辆单车,可以把往返学校的时间压缩到半小时之内。不过,当地很少有家庭能买得起单车。

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一辆普通的变速单车,售价在100美金左右,即便在乡下,也要六七十美金,顶得上柬埔寨普通散工一俩月的收入。

于父母双亡的雅妮丝而言,单车更是奢侈品,丧偶的奶奶仅靠微薄的种地收入,勉强养活四个孙子孙女,基本的生存已经捉襟见肘。

今年2月中旬,雅妮丝收到了那辆有望改变她命运的单车——和蓝天同色的光滑车身,锃亮的纯黑色轮毂。新礼物给她带来的兴奋,可能不亚于一名赛车手收到了法拉利赛车。

一辆改变命运的单车

“贫富两极分化,教育两极分化”。

这是台湾人祝彩蘋在柬埔寨工作两年后,得出的粗略印象。

在首都金边,祝彩蘋的同事们,“鸡娃”程度甚至不亚于中国父母。

金边的外资公司薪水较高,主管的月薪可以达到1700美元左右。他们通常会送孩子到国际学校读书——一年学费高达2万美金左右,“夫妻两个可能要把一半的收入,用作孩子教育经费”。

但在柬埔寨农村,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2020年8月,祝彩蘋曾到柬埔寨暹粒旅游。在当地山区,她看到不少晒得黝黑的农村孩子,浑身尘土不去上学。有些摆摊卖艺,还有不少向游客乞讨贴补家用。

“他们从小就习惯了伸手,乞讨的收入,可能会高于父母一天的工作所得,所以父母也很乐意”,祝彩蘋说,时隔两年,那一幕依然让她极度痛心。

祝彩蘋观察到的情况并非个案。

柬埔寨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教育,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6岁至11岁儿童的报名入学率达到了91.6%——得益于本国重视和外部捐赠,柬埔寨的农村学校,建设得也颇为干净整洁,通常是本地乡村最体面的建筑之一。

但与此同时,辍学率高企。来自联合国的数据显示,柬埔寨学生1年级辍学率为8%;到9年级,辍学率增长到18.8%;到12年级飙升至59%。而儿童开始工作的平均年龄低至10.4岁。

辍学率高企的原因,在于各种软性教育设施的全面缺位,比如被普遍忽视的交通问题。

柬埔寨学校普遍没有校车,农村很多地区都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遍地。

而大部分家长又忙于工作,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也不重视教育,无暇无力也不愿接送孩子上学。

一些孩子步行往返学校甚至需要数小时,高昂漫长的交通成本,成为抬升辍学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时候,他们不得不帮助家里干农活,上学就被耽误了。

位于热带的柬埔寨,气温最高达到40度以上。12岁的小学生春茜玲往返学校,需要一俩小时。有时她被烈日晒得要中暑,“我很想辍学,我很需要一辆单车”。

于孩子们而言,单车很有必要,但并不易得。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陈红涛对这一切并不陌生。他曾走访于东南亚国家,看到一个孩子视若珍宝的单车,心酸又心疼,“我在中国都没见过那么破的单车,叮铃咣铛,除了车铃不响,其他地方都响,脚蹬也掉了”。

出身于黑龙江农村的陈红涛,小时候也会骑着单车上学,“一辆单车,就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但教育脱贫的常规路线,是捐学校,捐文具,交通问题却被忽视了,“学校有了,学生没来,也是不行的”。

2019年,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了“国际爱心单车项目”,首个项目在缅甸落地——项目效果立竿见影,有了单车,当地贫困学生每天往返学校的时间,被缩短至20-40分钟,上课出勤率大幅提升。

于是,2021年初,扶贫基金会向社会呼吁,在柬埔寨启动第二个“爱心单车项目”,而后联系了多家共享单车企业。响应速度最快、配合度最高的哈啰出行成为了合作方。

到了2021年底,哈啰捐赠的1000辆单车,被装进中远集团的远洋货轮,开始了远赴柬埔寨的公益之旅——它将改变1000名贫困学生的命运。

收到单车的雅妮丝说,她要好好装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辆单车。除了成为雅妮丝的专属“校车”外,连奶奶也学会了骑车。周末的时候,奶奶会骑着单车去寺庙做功德,“它成了全家人的珍贵礼物”。

收到单车后,12岁的春茜玲满心欢喜,骑车上学只要十分钟。她也放弃了辍学的打算, “现在我很开心,也很爱上学了”。

而鹊可小学校长昆禾恩则透露,学校需要长途跋涉的学生很多。他把收到的35辆单车,分发给了最需要最贫困的学生。

“这些单车不仅对学生上学非常有用,他们的父母也能骑车去市场、稻田、农场,还能顺带运送物品,可以改善一家人的生活”。

这些单车不仅免费,而且还更结实,舒适度也是最高的,哈啰出行人士告诉《财经故事荟》,“假如用得得当,起码能骑个十年以上吧。”

单车公益出口背后的经济帐

在疫情肆虐的当下,要把1000辆单车从中国分发到柬埔寨学生手中,并不容易,这是一场多方合作的接力赛。

“如果这些单车通过商业途径运输到海外再捐赠,费用有可能与在当地采购不相上下,那就不划算了”,陈红涛向《财经故事荟》解释。

为此,扶贫基金会整合哈啰出行等多方资源,探索出了“三捐一免模式”。即二手单车来自捐赠,拆锁、维修和清洗来自捐赠,运输费来自捐赠,进口关税得到豁免。

第一棒选手是哈啰——出于低碳考量,捐赠的1000辆单车将从闲置共享旧车中选出。

第二棒则由中远海运提供的公益送国际运输服务接力。在这次单车捐赠项目中,祝彩蘋所在的公司也参与其中,角色是中远海运集团位于柬埔寨的内陆运输代理。

最后,项目受益国柬埔寨政府免除了17.7%的单车进口关税。

“这样通过多方合力,才使得本次捐赠得以落地”,陈红涛告诉《财经故事荟》。

标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