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最后一百米”!为了大葱、奶粉和抽纸!
2022-04-09 05:43:02 来源: IT时报
0浏览 评论0条
图源:东方IC
上海疫情仍未见拐点。
今天(4月8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4月7日,我市新增824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2039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一直处于高位的阳性感染者数,意味着上海仍将处于“静止”中。眼看着家里囤积的物资渐渐消耗殆尽,日益艰难的不仅仅是“菜篮子”,还有婴儿奶粉、柴米油盐、甚至抽纸。
为了化解“最后一公里”“最后100米”难题,从政府到生鲜电商平台再到社区,每个环节都在努力调配资源,尽可能地保障居民生活。
同时,还有许多普通人在为这场疫情防控战努力着,原本少有往来的邻里,如今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而忙碌一天的配送小哥们,深夜里,还在为焦虑的妈妈们寻找适合过敏婴儿食用的奶粉。
屋外阳光灿烂,足不出户的人们,等待能踏青的那天。
送菜司机:一天送4000单,可到哪去找抗过敏的奶粉?
晚上12:11,做完最后一组数据的李彬彬终于在办公室的地铺上躺下了。不远处,比他早一个小时躺下的司机睡得正香。
他有些睡不着。身体已经疲惫到极点,脑子里还在不断回想白天接到的一个电话。一个女客户打电话给他,说家里已经快没吃的了,但平台上购买的菜暂时还没找到。“我打算自己送点吃的给她,但找不到她人了。”李彬彬有点内疚。
李彬彬一天里接到的电话实在太多了,几乎要把手机打爆。“电话一天接3、400个都不止。”他的上一份工作是房产中介,但做房地产销售的时候,他一天打的电话都没现在接得多。微信上的好友申请,更是一天超过一年收到的量。
4月1日,浦西进入封控期,上海不少超市、生鲜平台暂停了个人用户的线上服务,李彬彬所在的多多买菜,是少有还允许个人下单的平台。虽然,想要买到菜,还得靠抢。
“宝山人民一秒钟手速2500单。”李彬彬告诉《IT时报》记者,他所在的货仓11点开放系统,11点01分系统已经显示没货了。
非常时期,一单抢购到的蔬菜比任何东西都金贵。但封控期间,小区严禁外人出入,李彬彬只能把物资放在小区门口,交给小区志愿者,由他们进行“最后100米”配送。
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每一个成功下单的人都试图给李彬彬打电话、发微信。为的就是告诉他,东西到了一定要打电话通知,以免好不容易抢到的东西丢了。
李彬彬也很着急。“打电话来的人,有的家里有孕妇,有的家里有小孩,我们也着急。”他说,“但每天4000多单,我们的人力承载不了”。
因为封控,分拣员和大部分的司机都被封控在小区。李彬彬所在的宝山站点除了他,只有5名司机。人员紧缺,6个人什么都干,一起分拣,一起送货。每天凌晨2点左右,运送货物的车辆就到了。刚躺下还没2个小时,李彬彬又得起来分拣物品。4点时,6辆车相继从仓库出发,开始送货。
“以前我们送自提点,客户去自提点拿,”李彬彬说,“现在自提点、快递驿站都封了,我们就得直接面对客户。”这意味着,他们的配送点位一下子从几十个自提点增加到上百个小区。由于不熟悉道路,这几天,他们每次配送都得开着手机导航。“所以我现在都是飞行模式。”他说,“如果电话爆了,导航就导不了,微信语音也听不了。”
不适应这种变化的还有系统。站点所有的配送单都由系统自动打印,考虑到他们仅需要配送到自提点,单子上的信息不会写得特别全。每一单具体到小区哪栋楼哪一户,都需要他们自己补全,“手写楼号,还得写漂亮,不然大白志愿者不认识,送不到,客户又吃不到”。
“笔都是我们到处凑出来的,不知道动用了多少人。”封控期间,文具店、便利店都关门了。想买一支普通的黑色水笔都很艰难,更不用说并不常见的黑色马克笔。为了找笔,李彬彬只能发动同行和朋友圈的人脉,到处去问。最终在一家4S店的仓库里发现了一盒还未启封的马克笔。
人员短缺、配送方式的改变、始终处于高位的订单量,让李彬彬们忙得没时间吃饭。早上四点出发,一直到晚上十点,李彬彬和同伴们几乎都在送菜的路上。下午五六点时,他们会把车子停在路边,吃上两口随身携带的面包。晚上回到办公室,他们才有时间真正吃上一餐。
“干生鲜物流的基本早餐和午餐都没时间吃,正是忙的时候。”李彬彬不甚在意,“正常情况也是下午三四点吃饭。”
深夜1点半,微信上还有客户在跟李彬彬说,其他仓的库存没抢到,只抢到了他们仓的。说着说着,客户就睡着了。
李彬彬还没睡,他在想,如果有空,要给闵行的朋友送点奶粉过去,他看了一圈微信联系人,想着怎么才能在偌大的上海找到适合过敏婴儿吃的奶粉。
叮咚买菜主管:会好起来的,宝山顾村的站点正在逐渐复工
4月8日早上五点多,宝山区顾村的一家叮咚买菜站点里,分拣员正在快速分拣着各类订单物品。为响应政府关于做好全市2500万人民生活物资供应工作的要求,在宝山区顾村,叮咚买菜之前关闭的15家站点,有8家已恢复接单供应。
“4月6日开始,我们的站点就开始相继复工了。”叮咚买菜宝山区顾村区域负责人张伟伟告诉《IT时报》记者,此前浦西“静止”时,很多分拣员、配送员等都配合小区足不出户。现在想要出来必须出示各种证明:疫情防控临时出入证、个人用工证明、企业复工保证书等。
“有的小区要求证明更多,我们就帮员工一一解决。”张伟伟说,通过几天的规划、准备,目前顾村的8个站点复工人数近200人。
人是出来了,但员工吃住怎么办?
“之前我们有为员工安排酒店住宿,但现在疫情形势严峻,部分酒店也和小区一样实施相关措施,员工入住后,出入很不方便。为此,一些宽敞的站点就成了员工的临时休息区。”张伟伟说道。
顾村的站点借鉴了浦东的经验,为大家采购了被子、垫子等,也呼吁员工从家里带一些锅碗之类的炊具,平时再从大仓调配相应的泡面、速食、水果之类,保障大家的生活需求。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