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敲门声过大遭怼:谁让你做志愿者?付出、理解、包容能否共存
2022-04-12 18:25:25 来源: 阿生说电竞
0浏览 评论0条
付出、理解、包容能否共存?
疫情当下,此时的上海人心惶惶,情绪极度不安,这一切都可以理解。
但是,在这紧要关头非常时期,我们更应该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特别是对那些逆风飞翔的志愿者,更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与关怀。
因为,正是有无数的他们,每天在不知疲倦地奔波着,默默无闻地付出着,才有了隔离封控区千万居民的安稳生活!
但是,近日在上海一小区,却发生了令无数人愤愤不平的一幕。
志愿者上门给业主送菜,由于心急,所以,敲门声音偏大。居然遭遇业主大声训斥:你为什么不按门铃?你为什么要这么大声敲门?
志愿者小李顿时蒙了,并连忙解释道:对不起,我是志愿者,是给你们送菜的。
没想到此时女业主回怼一句,让小李顿时无语:
谁让你去做志愿者的?
业主和志愿者无冤无仇,为什么会有如此过激的语言争论,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经过
原来,小李并不是志愿者,但因为疫情期间各方派送物资的人手极度紧缺,出于好心,所以小李就报名做了名志愿者。
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尽快将居民所需的生活物资及时派送到大家手中,让大家的生活水平得以保障,不受影响。
而当天因为派送任务压力比较大,需要派送的菜比较多,仓促之下,小李就忘记按门铃了,而是直接用手拍门。
岂料,正是这个无心之举,让小李顿感委屈与无奈!
业主开门后,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怒斥:你为什么不按门铃?小孩子都被你吵醒了!
小李还会来得及开口,女主人也厉声呵斥:你为什么要拼命地拍门?不会敲门吗?
此情此景,小李瞬间惊呆了,难以置信的说:我是志愿者,是给你们送菜的,你们就是现在这个态度吗?
听到此话的女主人毫不客气地说:我就是这个态度,怎么了?谁让你做志愿者的?我又没让你做。
小李听到此话,更加委屈难受了:我们志愿者给你们送菜,是在做好事,难道我们有这种义务吗?既然你们是这种态度,你们家的菜不发了好吗?你们自己安排人下楼取吧!
说完,小李转头走开了!
事后有人说:
志愿者小李的这种做法是对的,因为有些人真的不能惯着,他们天生的优越感,让其目空一切,根本不懂疫情之下,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所以,像这样的业主,建议志愿者直接换下一家,至于他们能不能出门,能不能领到所需物资,那是他们自己的事。
也有人说:
其实,人与人之间真的要相互理解,所谓志愿就是牺牲自己的时间,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能有这种精神已经是大爱了。但对于某些人来说学会感恩太难了!
对此,我个人认为:
一,我们应该尊重、理解、包容志愿者。
他们不辞辛苦地给每家送东西,仓促之下敲门声即使大了点,吵到孩子了,也希望大家多一点包容和理解,多一份感谢。
因为在那种情况下,能够冒着疫情感染的风险,挨家挨户派送物资,真的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对于志愿者的善良付出,我们应该多一份友善,多一份理解和包容,这应该是疫情之下做人的基本良知!
二,改变方针,合理派送。
通过此事,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是否可以用其他配送方式。
比如说:门口设置投放蓝,定时、定点投放,而业主可以根据所需,通过手机联系物资。
这样一来,志愿者完全没必要去挨家挨户送,真正需要的人自行去领取物资。不需要的都在家呆着无需出门。
总之,疫情当下,无数的志愿者不畏疫情感染的风险,彻夜不眠的默默付出,其实为的就是能够降低一切疫情扩散的不利因素,从而使疫情早日结束,以还大家自由的呼吸。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的试想一下:
难道他们不辛苦吗?
难道他们不疲惫吗?
难道他们没有情绪吗?
难道他们不怕感染吗?
错!同样的血肉之躯,我们所顾虑的,他们同样会有。
正是基于这一点,他们的所作所为,才更值得让我们尊重,更需要我们的理解和包容,而且当前我们能做的也仅此而已!
为了我们的明天,为了我们我们能早日战胜疫情,共同努力吧!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评论
标签: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