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国际大都市特点的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2022-04-12 21:24:45 来源: 中国城市报

0浏览 评论0

今天,记者从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下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市管理领域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国际大都市特点的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一级巡视员柴文忠介绍,《规划》突出服务为先、绿色低碳、安全韧性和大城管理念,提出6方面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一是塑造大国首都城市环境新形象,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更加彰显,城乡环境品质显著提升。

二是强化市政公用服务新供给,市政公用服务更加优质、便捷、精细、温馨,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其中,研究制定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管理意见,支持鼓励将充电设施电气化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推动居住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应装尽装”;到“十四五”末,全市电动汽车充电桩达70万个,平原地区公共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小于3公里,核心区小于0.9公里,有效缓解市民充电焦虑;完成1.2亿平方米以上既有建筑智能化供热改造;力争2022年底前基本实现全市居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全覆盖。

三是树立城市运行绿色低碳新典范,城市运行保障体系更加充裕、安全、高效、低碳,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400亿千瓦时左右,电能消费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29%。天然气消费量控制在200亿立方米/年左右。

城镇地区供热面积达到10.5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占比达到10%以上。充分利用电厂等余热资源,全市新增余热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供热保障更加绿色低碳。

加强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焚烧和生化处理能力达到3.1万吨/日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以上,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四是筑牢安全韧性城市新基石,反应快速、处置高效、恢复及时的城市管理应急响应体系基本建成,城市安全韧性显著增强。

五是提升智慧城市管理新能级,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取得新突破,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六是努力开创城市治理新局面,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精治共治法治水平显著提升。

记者:叶中华

标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