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江淮地区民间特色美食 蒿子粑粑
2022-03-15 10:56:31 来源: 合肥日报
0浏览 评论0条
蒿子粑粑是安徽江淮地区民间流传的一种特色美食,古时候庐州府区域内的许多地方都有人做,主要以蒿子、米粉、腊肉、蒜等为原料精制而成,可炸、可蒸、可煎、可炕,香味扑鼻,味道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清明前后,雨绵绵。正是润物无声的小雨,孕育出了这种特色的春天美食。在肥西乡野里,经过一冬的孕育,大地上钻出了一种叫蒿子的小草。它安静地躺在田野里、乡间的小路旁,或是山坡的花丛间。大人们趁着闲暇带着孩子一起提着篮子,轻轻将它摘起,孩子们还要嗅嗅它的香味。春天里,蒿子的清香迥异于鲜花的浓郁,给大地增添一抹别样的情致。
采蒿子做粑粑也成为肥西一些乡村的传统习俗,这种习俗已经传承了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看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观众,想必对蒿子粑粑并不陌生,甚至还对这种乡野美味有些向往。蒿子的嫩叶气香特异,舌尖的回味又带着几分清香,与米粉等揉和后,仍不失鲜嫩和清爽的味道,利肺明目又去湿。用它炸制而成的蒿子粑粑外皮焦香、内馅软糯,蒸熟而成的蒿子粑粑油绿如玉、糯韧绵软。
蒿子粑粑不仅具备独特的民俗价值,而且作为美味食品流传于民间。春蒿野香飘逸时,乡里人家将自家做的蒿子粑粑,邻里相互赠送,相互品尝,相互交流手艺,交流情感,使这一独特民俗美食及其技艺仍然在民间流传。
每年清明前后,肥西县柿树岗乡的村民就到田野里、山头上,采摘蒿子最鲜嫩的部分,用米面和其他佐料做成美味的粑粑食用。“三月三”吃蒿子粑粑的传统习俗已经流传上千年,制作手艺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目前,当地正在为蒿子粑粑制作工艺申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者 韩婷)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
厦门新增三家国家非遗保护单位 还将完善非遗保护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更多
2021-09-29 08:22:12
-
南靖县金山镇传统风味月饼赶制忙 日均销售3000单
中秋临近,月饼生产又迎来旺季。在南靖县金山镇永誉饼家的月饼生产车间,香味浓郁,原料间、烘烤间...更多
2021-09-14 13:22:11
-
福州市开展古建筑保护技能竞赛活动
为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传承福州古厝历史文脉,6日上午,福州市当好...更多
2021-07-07 14: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