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双城记”按下“快进键” 创新资源加速聚集

2022-03-04 08:19:14 来源: 中国信息报

0浏览 评论0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川渝“双城记”大幕拉开。两省市积极推动合作创新按下“快进键”,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创新资源加速聚集,成渝科技创新中心正由宏伟蓝图落地到现实画卷。

合作创新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合作创新机制全面启动,资源联建共享不断深入。两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开启全方位合作。一手抓制度合作,推动合作创新形成制度化、常态化,一手抓资源共享,促成资源共享迈向全面化、深入化。川渝高校、科技园、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多个创新联盟、5个重点实验室、3个协同创新中心;建成川渝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联合出资6000万元实施40个重点研发项目,成立总规模50亿元的科创基金;成立成渝地区技术转移联盟,推动两地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创新资源加速聚集。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大道、科学会堂、科学谷等标志性工程顺利推进,北碚区与绵阳市合作签约全国唯一由科技部授牌的军民两用技术交易平台,两江协同创新区联合天府新区共建8大产业旗舰联盟和青年创业孵化载体联盟,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等建设研发机构37家。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汇聚R&D人员44.7万人,投入R&D经费1543.7亿元,从各级政府获得R&D资金489.7亿元,分别增长8.3%、19.9%和30.5%,增速分别高于全国2.4个、9.7个和24.1个百分点。

川渝科创各具优势,协同互补存在基础

四川科创资源总量多、重“科学研究”。从投入端看,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计投入R&D经费1543.7亿元、基础研究经费81.9亿元,其中四川部分分别投入1023.4亿元和59.0亿元,分别占66.3%和72.0%。从成果端看,四川部分技术市场输出额是重庆部分的10.5倍,四川创新链前端的优势均较为明显。

重庆科创资源密度高、重“技术应用”。2020年,重庆每10万常住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高于四川2145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高于四川2.9件;重庆部分规上工业研发活跃度、R&D经费投入强度、亿元研发经费形成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高于四川部分12.1个百分点、0.6个百分点和4.1亿元,重庆工业在技术应用和产品创新方面更具优势。

两地产业重合度高,多个领域存在共性创新需求 。四川和重庆制造业营收规模排名前10的行业有8个重叠,两地产业资源和创新资源重合度较高,已形成汽车、电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背景下,高度趋同的产业基础将催生更多共性创新需求,创新链产业链存在深度融合互补基础。

四大短板不容忽视,协同共进任重道远

创新资源量级偏小。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R&D人员、R&D经费仅分别占全国的5.9%和6.3%,发明专利授权量和技术市场输出额均仅占全国的4.8%。与发达地区相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R&D经费投入仅分别为京津冀的44.8%、长三角的21%、广东的44%;发明专利数授权数分别为京津冀的28.4%、长三角的15.0%、广东的30.1%,与之相比,成渝还存在较大差距。

创新效率尚待提高。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每投入1亿元R&D经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3.8件,低于全国4.3件;规上工业企业每投入1亿元R&D经费形成专利申请68件,低于全国13.4件,规上工业企业每投入1亿元R&D经费形成新产品销售收入13.7亿元,低于全国1.9亿元,成渝研发投入形成知识性成果和经济性成果的效率均有待提升。

协同创新格局尚未形成。成渝核心研发资源聚集于“双核”和绵阳,辐射和溢出作用尚不明显。2020年,成都市、重庆中心城区和绵阳市聚集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68.7%的R&D经费、80.9%的政府投入、84.6%的基础研究投入、83.3%的发明专利授权数、94.4%的技术市场输出额;中间地带以及南翼、北翼明显塌陷。

合作机制尚待深化。川渝就合作机制已进行了全面探索,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军民融合”“推动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等领域的合作还不够紧密,研发财政补贴、研发成果奖励、科技创新成果分配等方面政策衔接性还不够畅通,科技创新要素在两地流动尚存一定阻碍。

整合区域资源,强化协同创新

今后成渝地区的发展,应聚焦川渝创新薄弱环节,在借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协同创新模式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川渝一盘棋思维,本着整合区域资源、彰显各自特色、实现错位发展的原则,从以下方面强化协同创新:

一是聚焦政策协同,强化良好制度环境。拓展已有合作制度,强化成都市、重庆中心城区、绵阳市等地市(区县)层面的合作,进一步整合资源和政策,力争实现资源共享、政策通兑。

二是聚焦平台建设,做大科技创新资源总量。加快西部科学城建设步伐,瞄准成渝基础研究短板,争取更多国家重大基础设施落户川渝,锚定汽车、医药、信息技术、装备等川渝共性产业,联合争取布局建设高水平产业技术中心。

三是聚焦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做强创新链。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高质量创新孵化载体,全面推进“产学研用”跨区域深度融合,搭建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科技服务。(作者 舒巧)

标签: 合作创新 创新资源 资源共享 协同互补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成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多行业工匠跨界交

多亏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与其他行业的工匠跨界交流,碰出创...更多

2021-09-13 16: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