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象山做大生态“产值”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

2022-05-24 15:38:32 来源: 浙江日报

0浏览 评论0

向东是大海,山高人为峰。加载“新动能”,开辟“新场景”,一幅“万象山海”新蓝图正徐徐展现。

在宁波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的奋斗征程中,象山作为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绿水青山、碧海银滩的资源优势将得到进一步放大转化,更多的产业资源、更大的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激活释放。去年,象山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9.8亿元,全省排名连升3位,列全省44位,增速8.3%,为近十年最好成绩。

锚定建设共同富裕样板县的目标,象山明确“十四五”时期50项目标指标、18项重点行动、117项具体任务。破题之举精准有力,应对之策务实周全,美好蓝图值得期待。该县坚持群众所盼、未来所向,用汗水浇灌梦想,以实干笃定前行,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不断形成阶段性标志性成果,让群众真真切切地收获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发展成果。

坚定不移实施“海洋强县、美丽富民,都市融入、变革驱动”战略,聚力“一二五”,走好共富路,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气象,坚决扛起做强海洋经济示范区、建好“海上两山”实践地、打造共同富裕样板县的新历史使命,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而努力奋斗。象山县委主要负责人说:“把城市荣辱扛在肩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聚焦项目大抓落实,把象山的高质量发展搞上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一件一件解决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实事,让百姓的美好生活进一步落地。”

擦亮美丽“颜值”

一幅全域美丽的新时代“万象山海图”全景式展现,为象山全县人民追求高品质生活增添了靓丽色彩。

整地、撒种、育秧……近日,象山县茅洋乡白岩下村“大地迷宫”景观项目建设紧张有序,农户忙着为即将打造的景观做各项准备工作。作为象山环蟹钳港共同富裕样板区建设的主阵地之一,茅洋一直高度重视环蟹钳港区域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

象山环蟹钳港共同富裕样板区围绕“潮隐西海岸、共富样板区”的概念进行规划建设,从诗情画意中寻找灵感,用东方美学来升华场景。在这个区域,一个新近推出的“潮隐西海岸”精品线正在建设中,线路起点为灵南高速口,沿线经过泗洲头镇、茅洋乡、新桥镇等环蟹钳港地区,终点至象山影视城,全长约50公里。这里将成为一个山之静美、海之律动、村之乡愁的环蟹钳港共富样板区。

今年,象山结合“万象山海”的总体构思,继续打造精品线、特色街区、亮点工程,持续念好“山海经”、打好“特色牌”,全力做厚生态本底,做美生态景观,做深生态产业,做大生态红利,做强海洋经济、美丽经济。

象山县涂茨镇正从美丽经济中尝到“甜头”。今年以来,涂茨镇将组团发展、特色打造作为共同富裕突破口,按照民宿、直播、文旅、红色等要素赋能黄沙村、汤岙村、钱仓村、中堡村4村,采用“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塑”的机制,推动乡村经济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镇。该镇组建以钱仓村为核心的“钱仓片共同富裕联合体”。比如,黄沙村作为涂茨镇农村“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全力打造民宿集聚村。该民宿已完成两期项目建设并投入使用,去年客流量达12100人次,创收225万元。

创建美丽载体,擦亮生态底色。象山县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滨海资源优势,围绕打造浙江省滨海大花园样板目标,全力推进大花园建设,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高质量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象山坚持以生态为本、美丽为基、文化为魂,发挥好海洋、文化、生态集成优势,重点围绕“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推进环石浦港、环蟹钳港旅游资源整体开发,加快建设浙江广电象山影视基地三期等重点美丽经济项目,谋划实施“海鲜+”“运动+”“乡村+”“影视+”“文化+”等“微度假”模式,打造舌尖意境、户外风尚、都市桃源、影视风华、文化雅集五大新消费场景。

作为杭州亚运会帆船和沙排赛事举办地,象山正在深入开展亚运城市行动,全面整治亚运线路周边环境,建成投用亚运分村、主题公园、观赛空间。倡导“人人都是东道主”,攻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促文明有礼、促整洁有序”行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亚运氛围。加强亚运场馆赛后运营,培育一批亚运旅游专线和海洋运动产品,引入一批品牌赛事和体旅融合。

做大生态“产值”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象山县正在持续开展“人人成园丁、处处成花园”建设活动,继续推进GEP核算和海上“两山银行”建设,全力打造一批具有象山特色的大花园亮点工程,力争大花园示范县建设走在浙江省前列。

优质生态产品是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品。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就是将生态产品所蕴含的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象山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开展《象山县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1-2025)修编和《美丽象山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努力方向。

今年初,象山发布“海上两山”最美风景道建设方案,旨在建设集交通、自驾、旅游、产业功能于一体的中国最美滨海风景道。根据建设方案,“海上两山”最美风景道环线全长246.7公里,联络线长197.8公里。今年年底前,重点建设沿东海岸风景道和环蟹钳港风景道两个示范段;2025年年底前,完成环西沪港风景道和环石浦港风景道两个示范段建设。

加快拓展“海上两山”转化通道,让更多人共享生态的红利。象山正在加速建设“海上两山”实践示范地,以海上“两山银行”改革推动价值重估,探索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要打造共同富裕样板县,全面对标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形成一批阶段性的具有象山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努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立足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和滨海大花园建设,该县探索形成“品牌赋能型”“绿色驱动型”“蓝色经济型”“低碳产业型”等多种转化模式。沙塘湾村渔民上岸打造网红民宿村实现绿色转型,利用海岛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新材料、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石浦镇彰显千年渔港风情打造滨海旅游典范等。

眼下,象山跑出了一波弯道超车的“加速度”,今年将重点启动实施“风光倍增”计划,加快建设中国海装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等重点海洋经济项目;培育“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建设京东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基地;打响“青年与海”创业创新品牌。

做大生态价值,象山手握“海洋大县”金钥匙,将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气象,开启又一个新未来。未来,象山将进一步确立宁波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功能区,滨海大花园建设成为全省样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革探索领跑省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提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滨海花园城市打好基础。

提高减碳“价值”

站在未来看象山,深度融入数字化、“双循环”和“双碳”等新趋势,奋力跑出发展“加速度”。实现“双碳”目标,全面绿色转型是核心,降碳是根本,碳汇及负排放是补充。

当下,象山正迈进海洋时代、双碳时代、轨交时代、数字时代,并迎来滨海花园城市能级跃迁的格局之变、陆港海港空港信息港联动突破的地缘之变、新经济新消费新治理模式重塑的动能之变。

在象山高塘岛乡,一个占地4500多亩的光伏项目蔚为壮观,该项目已经并网发电。象山长大涂滩涂光伏项目总投资12.7亿元,总装机容量300兆瓦,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海岸滩涂光伏工程,为省市重点工程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1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7万吨、二氧化硫2300吨、氮氧化物1000吨。项目上层空间用于发电,下层滩涂用于水产养殖,极大提高了海岸滩涂的开发和利用价值,经济、环保、社会效益显著。

光伏项目还“就地取材”,购进锦浪科技逆变器650台、天安电气箱变50台,共组成75个发电方阵,通过12条集电线路经海上栈桥送至陆上220KV升压站上网。如今在象山,以锦浪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已经成长为光伏产业的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提质升级。

不仅是光伏,一个完整的风力发电到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的全产业链正在象山形成。宁波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国电象山1号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建成投产。该工程涉海面积约30平方公里,装机容量25.42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7.2亿千瓦时,能有效填补宁波海上风电空白。总投资超百亿元的风电装备产业园位于鹤浦镇船舶基地,是象山县重大引擎性现代海洋产业项目。借助象山海上风资源优势,该产业园将分期建设风电机组总装、叶片生产、叶片检测、变频器生产、机舱罩生产、塔筒生产、工程安装、运维公司等8大基地,总用地面积约800亩。预计今年8月建成并投入试产,整个基地预计可创造年产值约167亿元。

以发展方式之变,赢得未来先机,象山产业“含绿量”日益提高。目前,该县正持续推动科技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发展,聚焦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推动现代海洋绿色产业加速崛起,绿色能源规上企业达50家,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30%。

标签: 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 变革驱动 海洋经济生产总值 绿色能源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