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7月推出“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课程建设”线上培训课程 打造赋能教师开放式平台

2022-07-15 16:34:57 来源: 南方教育时报

0浏览 评论0

在大力提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当前,提高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和学校品牌课程的学术品位,提高校长教师课程领导力成为教育界重要课题。为此,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在7月推出“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课程建设”线上培训课程,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和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为福田区、肇庆四县的校长、教师们进行培训。

打造赋能教师的开放式平台

福田区教育局副局长李伊珍在致辞中表示:“‘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课程建设’是当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此次培训安排的两项课程,一个是构建基础教育学校新场域,另一个是素养本位与课程改革,紧扣老师们关心的问题。”课程构建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紧紧抓住“以课程改革牵引教书育人”这个锚点。近年来,福田区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课程改革上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有的经验已经在逐步推广,也有的还在不断尝试。持之以恒的课程改革,更加顺应新时代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反过来也提升了校长和教师队伍的课程领导力。

“不因立足一区而限制教育的开阔视野,福田坚持面向全国选师选课,把课程做精做专。”福田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徐燕表示,接下来,区教师发展中心会继续立足福田的幸福教育品牌,尝试更多新的举措和方式,将教师发展中心打造为赋能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开放式平台。

窦桂梅:

“双减”不能简单地就事论事

在培训中,窦桂梅用几个关键词分享了我国基础教育近期的发展历程。在谈到“双减”时,她指出,以往的“减负”是缩短学生在校时间,通过校外实践、游戏等减轻负担;现在的“双减”是增加2小时课后服务,学生在校的时间拉长了。所以,“双减”不是简单地就事论事,而是要将“双减”这一看上去头绪繁多的工作,系统归纳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对于“新课程方案与新课标”,窦桂梅认为,把握素养导向、学科实践、综合学习和因材施教很重要;同时要重视统筹课内与课后的时间和空间;打通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两块育人基石;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从三个超越到主题教学,从“1+X课程”体系跨越到成志教育育人模式,窦桂梅分享了清华附小的生动案例,令大家受益匪浅。

张华: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注重课程统整,加强综合;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用大概念、项目或任务组织课程内容……”培训中,张华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突破点。

对于什么是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张华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让教师像教篮球、钢琴那样去教语文、数学、科学、历史等认知性学科。假如学生学篮球时,整齐地在篮球场上做“篮球习题”,而不是训练或比赛,大家都会觉得可笑,但人们却不认为学数学的时候天天做数学题可笑,这正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根源。在张华看来,学生必须像亲自吃饭那样亲身实践,以获得概念性理解,提升核心素养。

标签: 理想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 概念性理解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