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涛:探索古城保护3.0

2018-07-07 11:32:00 来源:泉州企业家杂志 责任编辑:陈玉玲

0浏览 评论0

康涛:探索古城保护3.0

《古城的童年》系列活动之文化定向亲子徒步游,孩子与家长们徒步走过清净寺。泉州市古城办/供图

低冲击,微干扰

任重手轻用心长

这是怎样的一座城啊!也许在某个街巷的转角,不经意间就会有出人意料的惊喜。这样的惊喜有别于中规中矩的中华传统风貌,也有别于踏海而来的异域风情,或许,世界各地,只泉州一处可见。

不信,你看,当坍塌的土墙与倾斜的条石,被地震一搅合,古老的泉州便诗意地编撰出独特的出砖入石;压舱底的大牡蛎壳飘洋过海,与泉州古大厝一相遇,便生出惊鸿一瞥的蛎壳厝;更别提,今天的西方人、阿拉伯人无法想象的,身披祥云、如意,或腰缠佛教菩提叶、或缠阿拉伯连续传枝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墓碑了……

千百年前,多元文化曾在泉州这般亲密地交融过,和谐无比地混搭过,薪火相传,时至今日,泉州仍是世界仅有的多元文化活态基因宝库。恰如只有上海的石库门才能走出张爱玲一样,也只有这样的泉州才能走出蔡国强。

这样的古城,真让人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也正因为如此,泉州市委书记、市长康涛要求,古城修复只能是“低冲击、微干扰”。

2016年10月,古城办主任李伯群领着康涛检视第一条按“低冲击、微干扰”原则修复的街巷三朝巷,康涛看完,说了一句:“没感觉!”

“低冲击、微干扰”该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李伯群苦思冥想,原来,所谓的低、微,并不是指街巷整治提升工程本身,而是指古城修缮整治提升工程对延绵千年的文化脉络的冲击要降到最低、对群众原有生活状态的干扰减少到最小,整治提升后的街巷要尽量保持原来的生活气息、活化古城文化和业态。

200米的金鱼巷整治提升工程,比较成功地实践了“低冲击、微干扰”的要求,其中过程笔者不想赘言,笔者想重点讲讲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将“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付诸保护整治之中的。

古城改造之难,难在要面对千家万户,要应付张家长李家短,更难在要让已逃离古城的人趋之若鹜地回到古城。

在金鱼巷整治提升工程实施之初,古城办重点在琢磨这样一件事,古城要变成个景区呢?还是仍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街区?这个问题似乎没有异议,操刀者都认为,积淀深厚的古城风韵不是一个景区所能承载的,古城还应是带着炊烟、带着乡愁的古城,红砖黛瓦间,还应该留下万井烟景。基于这样的共识,古城百姓生活摆上了优先位置。

为了在百姓生活与古城修复间找到共同话题,在金鱼巷整治提升工程启动之前,古城办做了不少功课。他们联手“社区营造”团队,把整治方案送进小巷居民手中,讲解内容,倾听意见,包括了解小巷居民的生活起居时间,甚至还动员小巷居民,借小巷整治提升建材、垃圾运输方便,且设计师、施工人员聚集之机,同步修缮自家房屋,工作人员甚至还“大包大揽”答应代办相关审批手续……换位思考换来的共识,为金鱼巷整治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更难得的是,在金鱼巷整治的同时,百姓同步修缮了七、八栋年久失修的老房子。

古城保护发展,留形还得留神。房子修复不易,可更难的是生生不息。没有经济支撑、产业支撑,古城难免空心化。如何把年轻人引入古城,如何把具有活力的人群留在古城,这是泉州寻求古城发展的重点。泉州有着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非遗”项目已经有了一定的产品化、产业化基础,更值得庆幸的是,泉州有一大批年轻人,愿作“非遗”的传承者,身怀绝技,却苦于没有创业的温床。

如果说,古城是泉州未来为数不多的、可圈可点的品牌,那么,这批年轻人就是古城赖以兴盛的生力军,古城办千方百计为他们留在古城创造条件,扶持铺路。

也许有人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古城持续举办“润物细无声”展览。其实,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古城美好的展览,也是一个年轻人在古城创业的孵化器——展览离不了传统工艺、“非遗”产品的展示,古城办将二者结合,邀请有“非遗”专长的青年人介入,边展边售。一边是创业青年活态展示“非遗”,为展览增加了内容,一边是创业青年借展览之所,低成本地在古城探试市场行情,一旦时机成熟,他们便会以古城为根据地,开始创业。

这样的业态,当然没有现代化工业区那样轰轰烈烈,酣畅淋漓,但久久为功之后,人们会发现,昔日冷清的街巷开始有了熙攘的人群,昔日荒废的古厝开始有人问津。古城也不再是“鸡肋”,开始有了点“香饽饽”的味道了。

千百年建成的古城,要使之重生,绝非一日之功,虽然只有6.41平方公里,保护任务之重,难以想象。举例而言,古城无处不在、其貌不扬的内沟河,是文物专家眼中的“宝贝”,因其千百年来基本不变的走向、格局,专家们还有赖之破解泉州古城墙的秘密,还有赖之平息泉州城墙“先罗后子”或“先子后罗”的百年争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宝贝”,境遇却十分尴尬:近年来,泉州为了落实《内沟河保护条例》,不得不先补上一课——对内沟河所有的排水口的水管走向、污水来源进行普查,因为在现有的资料中,这一部分是缺失的。

2001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的泉州中山路,拿不出权威的地下自来水管线图,居民停水报修,工人只能凭经验施工。更有甚者,就在这样一个拥有世界美誉的古城保护核心区域,一些文物保护条例里明令禁止的设施,痕迹尚存……

古城保护,实在是任重道远。所幸,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泉州上下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精心呵护着古城,而今,多管齐下再发力,“任重手轻用心长”,沧桑的古城有望在一代又一代泉州人的无限情怀中再现繁华。

参与评论

图片新闻

视觉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