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们参加茶文化讲座 学习泡茶技艺和辨识茶香

2021-11-15 14:34:37 来源: 东南早报

0浏览 评论0

“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11月5日下午,国家一级茶艺师叶耀玲走进安溪县第九小学,为小记者们带来了一堂茶文化讲座,并指导小记者们如何斗茶。

叶老师通过讲座为小记者们讲述了安溪铁观音的起源传说、功效、泡饮技艺以及不同香型的辨识方法。随后叶老师带领小记者们泡饮茶叶,让大家从色、香、味等感官去辨识清香型和浓香型铁观音的区别。

★学习“蜻蜓点水”

□小记者 王瑾瑄(安溪县第九小学四年级)

精贵的茶需要细细地品,今天我从叶老师身上学会了一招——“蜻蜓点水”。

只见叶老师先将茶具洗干净,接着往壶里放进一小撮上好的茶叶,那茶叶便静静地躺在壶底,仿佛在等待一场奇妙的旅行。随即,她拿起热水瓶,将沸水缓缓倒入壶中,壶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原本躺在壶底的茶叶像大海里的小鱼般,在波涛中乱撞。稍后,壶中渐渐恢复了平静,茶叶也安静下来了。此时茶叶有的沉到壶底,有的浮在上面,茶香早已扑鼻。这时,她拿起茶壶,在几只茶杯上方迅速移动,茶水就像一条银线,乖乖地落在茶杯里。

初学的我动作还不娴熟,叶老师见状走过来鼓励我说:“这‘蜻蜓点水’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的。我们无论学什么,都要有耐心,不能轻易放弃。”

“蜻蜓点水”非一日能成,相信只要多练习,我泡茶的技艺会越来越娴熟。 (指导老师:李霞玉)

★茶韵飘香传文化

□小记者 吴琪瑶(安溪县第九小学五年级)

美丽的安溪是铁观音的故乡,传承茶文化是我们安溪学子义不容辞的使命。

今天,气质温婉的叶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铁观音的起源和茶文化的内涵。我们了解到铁观音的两种传说,即“魏说”和“王说”;还学会如何泡好一杯茶——白鹤沐浴、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关公巡城、韩信点兵、鉴尝汤色、品啜甘霖,这些美丽的词汇竟是我们泡茶时的一招一式,没想到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蕴含着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次讲座不仅让我们了解茶文化,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茶乡少年的责任。希望家乡的茶韵能永远飘香。 (指导老师:苏碧珠)

★有趣的斗茶

□小记者 刘杰锋(安溪县第九小学五年级)

叶老师拿出了几泡茶叶对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来斗茶。”大家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原来斗茶又叫茗战,据说始于唐,盛于宋,采用三斗两胜制,本质上就是比拼茶的优劣。

只见老师拿出几个盖碗,用沸水烫洗一遍,再投入适量的茶叶。第一遍醒茶,把水倒掉后便冲入沸水,盖上盖子。同学们排好队,依次拿起茶盖闻茶香,然后把茶水倒进茶碗,每人用小勺子打一些茶汤到杯子里细细品尝,一边喝一边讨论起茶叶的特点。最后老师让我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茶。 (指导老师:李美丽)

★人生如茶

□小记者 王鑫磊(安溪县第九小学五年级)

我这一组也泡好了茶,把茶倒入茶杯。细看,浓香色泽偏黄,清香则是青绿中带一点黄。此时细品一番,我发现这两杯茶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苦味,喝完后又都有一些回甘。而品尝第二冲之时,更是开始便有淡淡的韵香。闻一闻,浓香型和淡香型一深一浅,品尝起来都令人回味无穷。

茶,是多么像我们的人生。只有尝过苦,才可能会有回甘。

(指导老师:谢梅菊)(早报记者 黄碧云 通讯员 朱成芳 文\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潜藏灵感

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潜藏灵感

朱贵良(安溪县沼涛中学美术老师)教龄:18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泉州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安溪美协...更多

2021-09-17 13:34:43